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海门兰若柳》
《题海门兰若柳》全文
唐 / 崔致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广陵城畔别蛾眉,岂料相逢海涯

只恐观音菩萨惜,临行不敢折纤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蛾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美丽。

观音(guān yīn)的意思:观音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也称为“观世音菩萨”,代表着慈悲和智慧。在成语中,观音常常指代善良、慈悲心肠的人。

广陵(guǎng líng)的意思:泛指广阔的地方,也指繁华的城市。

海涯(hǎi yá)的意思:指海洋之外的边际,也比喻远离家乡或远离熟悉的环境。

临行(lín xíng)的意思:即将离去或出发前的准备和告别。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观音菩萨(guān yīn pú sà)的意思:形容人有慈悲心肠,善良无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致远所作的《题海门兰若柳》。诗中描绘了广陵城边与女子分别后,在遥远的海涯意外重逢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首句“广陵城畔别蛾眉”,以“广陵”点明地点,“城畔”暗示了离别的场景,而“蛾眉”则借指女子,形象地描绘了在广陵城边与女子依依惜别的情景。“岂料相逢在海涯”,转折突兀,表达了意外重逢的惊喜与感慨,海涯之远,更显重逢的不易与珍贵。

接下来的“只恐观音菩萨惜”,运用了佛教中的观音菩萨来增添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氛围,暗示了重逢的不易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最后“临行不敢折纤枝”,以“纤枝”比喻离别时的依恋与不舍,即使是在分别之际,也不忍心折断任何一枝象征着情感纽带的细枝,生动地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情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崔致远

崔致远
朝代:唐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其二十八岁时,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其留唐十六年间,为人谦和恭谨,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
猜你喜欢

徐学士子容薜荔园十二首·其十二钓矶

子陵隐严濑,吕望栖磻溪。

龙潜息云雨,虎变扬虹霓。

徐君一片石,乃在震泽西。

功成拂衣去,名与二公齐。

(0)

杂言送延平朱使君十三首·其十二

寒江澹无影,孤帆稳如停。

淮南雪初霁,远见群山青。

芳树集乌鸟,高原飞鹡鸰。

故乡本伊迩,之子不得宁。

(0)

杂言送延平朱使君十三首·其五

晓出石城门,古道映寒日。

昔人经此地,离别已非一。

江回旧市改,水浅新洲出。

君当树荣名,契阔非所恤。

(0)

拟古十一首·其六

涉江采芳桂,日暮且徒还。

岂无葳蕤色,所往固迷端。

人生多忧患,白露凋朱颜。

盛年失道路,皓首空长叹。

(0)

唧唧曲慰友丧女四首·其一

唧唧复唧唧,问君何所忆。

生女长不成,门楣待谁立。

(0)

同路中丞登鹿门山颠

维舟访嘉隐,凌崄跻峻巅。

远水浮白日,叠岭霾苍烟。

庞公去已久,讵识躬耕田。

何功勒钟鼎,卒使高名传。

赫赫刘荆州,遗安让其贤。

此道今岂有,流尘暗弓旃。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