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春燕(其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描绘与归雁的相遇,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相逢归雁话悲酸”,以雁南飞的场景引入,雁群的回归象征着对故乡的向往,而“悲酸”二字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自身漂泊生活的感慨。
接着,“此日他乡欲住难”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处境——身处异乡,难以停留。这里的“欲住难”不仅指物理上的不能长久驻留,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精神上的羁旅之苦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到此羡君归计早”则表达了诗人对归家之人的羡慕之情。在异乡的艰难时刻,看到有人能够早早规划并实现回家的计划,自然会引发出一种既复杂又微妙的情感反应。这既是对归家之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无奈和反思。
最后一句“稻粱犹得慰天寒”以自然界的现象作为比喻,暗示了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中,归家之人还能依靠稻谷和粮食获得温暖和安慰。这里不仅体现了物质上的满足,更蕴含了精神上的寄托和希望,即无论外界环境如何严酷,只要心中有家的方向,就能找到前行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归家的渴望,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在逆境中寻找温暖和希望的精神力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崆峒山
闻道无为代,崎岖访道行。
凤笙喧涧溜,云罕绕山坰。
壁削千崖峻,溪回万乘轻。
孤峰类员峤,连岭若层城。
理自窈冥契,神从静默生。
去形遗耳目,忘物废将迎。
雾捲烟扉湿,云开石屋明。
林昏天欲晓,苔滑雨初晴。
愿从轩皇驭,斋心问广成。
题寿鹿图为人侄寿其叔母
海气蒸霞日始旭,照见碧桃初度熟。
翩翩青鸟自瑶池,伴得女仙骑白鹿。
鹿衔芝草声呦呦,桃实累累枝上头。
并入丹青图寿禄,因知萱草号忘忧。
谁共家园周览远,最是竹林推小阮。
丝管骈罗日导舆,好鸟和鸣千百啭。
兰玉阶庭雨露长,阿宜岂特称文章。
绕膝含饴多集顺,岁岁同开燕喜堂。
励俗诗
缅想哲人,弗移于俗。履洁含贞,卓矣芳躅。
慎修永思,不远而复。视履考祥,前车戒覆。
主善为师,终始不渝。时怀靡及,敢玩细娱。
毋荒毋怠,以步以趋。朝夕匪懈,动与道俱。
如彼农亩,期于必获。如彼梓材,岂徒朴斲。
是蓘是藨,涂其丹艧。曾谓伊人,余反不若。
不若惟何,玩愒孔多。光阴荏苒,岁月虚过。
克念则圣,力岂殊科。中流一柱,实障颓波。
赠方凫阳民部出守广州二十二韵
圣主崇才彦,明时甸要荒。
梦刀辞北阙,建隼领东方。
楚璞连城重,荆金跃冶良。
壮猷元老裔,妙选度支郎。
露冕垂朱绂,褰帏耀赤璋。
牙旗开五岭,铁轴渡三湘。
出海云霞近,连天驿路长。
货通狮子国,琛贡象王乡。
俗朴文能化,民淳赋易偿。
辟寒犀角重,解酒荔枝香。
白氎家家织,红蕉处处筐。
莎城巢翡翠,篆案荫桄榔。
风静鶢居去,官廉蚌蛤光。
岛彝同蹈舞,蛮洞送图章。
不用相如檄,曾闻陆贾装。
但防山易啸,莫使海频航。
主父犹涎鼎,文翁坐讲堂。
归依惭缟带,颠倒着衣裳。
易水虹长白,燕台日正黄。
受廛思帝坏,讲德播词场。
掇拾呈繁响,雕锼浣涩肠。
不能供扉屦,聊以代壶浆。
《赠方凫阳民部出守广州二十二韵》【明·张萱】圣主崇才彦,明时甸要荒。梦刀辞北阙,建隼领东方。楚璞连城重,荆金跃冶良。壮猷元老裔,妙选度支郎。露冕垂朱绂,褰帏耀赤璋。牙旗开五岭,铁轴渡三湘。出海云霞近,连天驿路长。货通狮子国,琛贡象王乡。俗朴文能化,民淳赋易偿。辟寒犀角重,解酒荔枝香。白氎家家织,红蕉处处筐。莎城巢翡翠,篆案荫桄榔。风静鶢居去,官廉蚌蛤光。岛彝同蹈舞,蛮洞送图章。不用相如檄,曾闻陆贾装。但防山易啸,莫使海频航。主父犹涎鼎,文翁坐讲堂。归依惭缟带,颠倒着衣裳。易水虹长白,燕台日正黄。受廛思帝坏,讲德播词场。掇拾呈繁响,雕锼浣涩肠。不能供扉屦,聊以代壶浆。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1067c68abc679d0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