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间小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图景。首句“曳杖来何处”,以问句形式开启,仿佛引领读者跟随诗人一同踏上寻访之旅,探索那未知之地。接着,“孤亭在翠微”一句,点明了目的地——一座位于葱郁山色之中的独立小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脱俗的氛围。
“一条黄叶路,带得白云归。”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黄叶路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的循环,而“带得白云归”则赋予了这景象以动态美,仿佛是那条小径不仅连接着地面与天空,还牵引着云朵缓缓回归,展现出一种动态与静态交织的和谐之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份超然物外的宁静与美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
八九间茅屋。拓轩窗,晓清清地,数峰凝绿。
唱罢花冠灯未杀,料理牙签玉轴。
三万卷、丘侯都熟。
谁写草堂新画本,有瓯波、小印鹅溪幅。
一分水,二分竹。兰台共说秋霜肃。
话甘棠、苍生又仰,春风和燠。
锦袋绯鱼抛掷久,三径未荒松菊。
谅心与,白云相逐。
传世文章公莫秘,读书台、例向匡山筑。
千载下,想高踯。
乳燕飞
欲补天何用。尽销魂、红楼深处。
翠围香拥,呆女痴儿愁不醒,日日苦将情种。
问谁个、是真情种。
顽石有灵仙有恨,只蚕丝、烛泪三生共。
勾却了、太虚梦。喁喁话向苍苔空。
似依依、玉钗头上,桐花小凤。
黄土茜纱成语谶,消得美人心痛。
何处吊、埋香故冢。
花落花开人不见,哭春风、有泪和花恸。
花不语,泪如涌。
摸鱼儿
绿裙腰,年年芳草,春风老却和靖。
段家桥畔西泠路,寂莫古梅香冷。空自省。
便荐菊泉甘、那许吴侬认。旧游放艇。
记图画中闲,玻璃深处,曾吊夕阳影。
先生去,抱月餐霞无定。几时鹤梦能醒。
重来风景全非昔,一角楼台新證。栏欲凭。
觉树底、霜禽小语留清听。行吟翠岭。
把谢句闲携,巴歈拭和,对面碧山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