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位官须业,名言昔可循。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相(běn xi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状态。
表里(biǎo lǐ)的意思:指外表和内心不一致。
供奉(gòng fèng)的意思:指对神佛、祖先等进行尊敬、供养。
名言(míng yán)的意思:指具有深刻道理或智慧的话语或格言。
宁当(níng dāng)的意思:宁可选择某种不太理想的情况,也不愿意选择另一种更糟糕的情况。
万姓(wàn xìng)的意思:指所有人民,所有姓氏的人。
为事(wéi shì)的意思:为了某个目的或事情而行动
相因(xiāng yīn)的意思:因果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赐河东河道总督兼署山东巡抚白钟山》。诗中表达了对治理黄河、保障民生的重视,以及对官员职责的期望。
首句“治河以卫民”,开篇点明主题,强调治理黄河是为了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接着“表里本相因”一句,说明治理黄河与保护百姓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况萃一身钜,其廑万姓辛。”进一步阐述治理黄河的艰巨任务,以及它对广大民众生活的影响。这里的“一身钜”指的是治理黄河的重任,“万姓辛”则指广大民众为此付出的辛劳。
“宁当营供奉,匪为事游巡。”这两句表达了治理黄河不是为了个人享乐或游玩,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最后,“立位官须业,名言昔可循。”强调官员在各自岗位上必须尽职尽责,遵循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以实现治理黄河的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黄河治理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官员勤政为民的期望。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治理黄河与保障民生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对官员职责的明确要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