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笑嵇生懒,胡然送巨源。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送六君子》组诗中的第三首,名为“三送与绳至奣子”。诗中以嵇康的懒散与对友人的深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人笑嵇生懒”,借嵇康的懒散形象,引出对友人离别时的场景。嵇康在历史上以性情高逸、不拘小节著称,此处用以比喻友人,暗示其个性独特,不为世俗所拘。接着,“胡然送巨源”一句,通过反问表达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惊讶和不舍之情。“胡然”一词,带有意外和不解之意,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突然和不舍。
后两句“归鸿君自看,依旧入苏门”,则转而描绘了友人离去后的景象。友人如同南飞的大雁,独自远行,留给诗人的是深深的思念。诗人想象着友人归来的场景,希望他能再次回到熟悉的苏门,寓意着对友人回归的期待和对友情的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个性的欣赏,也有对友情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体现了王世贞作为明代文坛大家的深厚文学功底和情感细腻的笔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今予
今予谢尘网,养真返茅堂。
不复梦周孔,且学老与庄。
放荡礼法外,逍遥无何乡。
白眼看世上,俗夫尽茫茫。
日从方外侣,不冠复不裳。
手持桃竹杖,出郭相扶将。
兴来藉草坐,有酒聊共尝。
平生恶拘检,醉后益猖狂。
杯行失次第,语乱不成章。
且不知有我,况彼俗之常。
有客过我庐,云我太乖方。
处世岂无术,恭卑德之光。
更闻大圣教,傲惰为不祥。
傲惰非我敢,恭卑非我长。
支离逃天刑,庶以乐无疆。
再游白云洞何君载酒于云峰崖念白云主人先友何子明已逝旧□读书处□云室石梯□梁屏榻仍在而云堂观音像则新创也怅然有感赋此
先友何子明,曾此著潜夫。
朝见白云悦,夕与白云俱。
子明不可作,其人孔氏徒。
暇日追前游,风高清兴孤。
飞泉丽绝壁,幽赏入蓬壶。
寄语游樵者,清樽宜此娱。
佛自西方来,人异教亦殊。
千载昌黎意,语默与相孚。
万历八年岁在庚辰夏四月二十八日晓夜梦五云见于西北光莹烛天锦绮夺目觉后犹宛然在前诗以纪之
清宵梦绕卿云起,朵朵芙蓉天外开。
疑是应龙腾紫极,还如彩凤出中台。
为霖为雨终须合,非雾非烟莫浪猜。
遥忆汉庭应有瞩,群臣同上望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