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茶鼎沸,但觉雨声寒。
山好僧吟久,云深鹤睡宽。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在山中煮茶的宁静情景。开篇“瀑近春风湿,松花满石坛”两句,通过瀑布和春风的湿润,以及松花飘落至石制的茶坛上,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又略带清冷的山林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特有的生长气息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接下来的“不知茶鼎沸,但觉雨声寒”两句,则转向了内心的宁静和外界声音的对比。诗人并未直接描写煮茶的情景,却通过“不知茶鼎沸”的说法,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同时,“但觉雨声寒”则是对周遭环境中细微之处的捕捉,这里的“寒”字更增加了一丝孤寂感。
至于“山好僧吟久,云深鹤睡宽”,这里既有景象描写,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山中的寺庙里,和尚长时间地诵经(吟久),而远方的云层之中,仙鹤安然入睡,这两种境界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完美融合。
最后,“诗成不须写,怕有俗人看”表达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世俗之远离。诗作完成之后,却不愿意将其记录下来,担心被世间庸俗的人所阅读,这种态度体现出诗人对于纯粹艺术创作的追求,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保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