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名为《答问者》,由明代诗人贺钦所作。在诗中,诗人以深沉的思考和哲理性的语言,回应了他人对于其生活选择与内心世界的疑问。
首句“问余何事寄西林”,以一个提问的形式开始,仿佛是面对着一位不期而遇的访客,或是对自我进行深刻的反思。这里的“西林”并非实指,而是借用了佛教中的概念,象征内心的清净之地或精神的避难所。诗人通过这一提问,引出了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与追寻。
接下来的“祗为从前枉寸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反思。这里的“祗为”意味着仅仅是因为,而“枉寸阴”则是感叹过去的时光被虚度,没有得到应有的珍惜与利用。这句诗流露出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行为的反省。
“欲识只今端的意,请君细玩壁间吟。”则是对回答方式的提示。诗人邀请对方仔细品味墙壁上的诗句,暗示了答案可能就隐藏在这些文字之中。这里的“只今”指的是当前时刻,强调了诗人希望传达的信息是当下的思考与感悟。通过这种方式,诗人不仅给出了对问题的回答,也引导读者去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时间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当下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探讨了时间、自我反思、人生意义等深刻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哲学思考。它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生命的价值与方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桂山诸洞歌
宜人之地少陵诗,阅玩前贤词意奇。
烂然五咏非虚语,位压坤方占一维。
青青四顾列群山,生自天工巧若?。
玲珑拔地耸层秀,峥嵘嵯峨星斗间。
其中有洞十二所,七星山下栖霞府。
日月华君显迹灵,遇者当时郑冠卿。
归到人间已三载,仙洞光阴时未改。
至今旧记传无穷,玄岩蟠蛰闻白龙。
一泓沈碧寒潭莹,水月圆明下翠峰。
枕城楼观环俯视,绿锁乔林春日媚。
秦碑柳记已难观,漓水南流泛渺漫。
庆林巽穴玄风出,华景高明隐丹室。
西方虚秀贯山腰,南华朝阳风景饶。
夕阳北牖通仙径,白雀嘉莲池渌净。
许多佳致卒难题,留与词人赓雅咏。
《桂山诸洞歌》【宋·赵夔】宜人之地少陵诗,阅玩前贤词意奇。烂然五咏非虚语,位压坤方占一维。青青四顾列群山,生自天工巧若?。玲珑拔地耸层秀,峥嵘嵯峨星斗间。其中有洞十二所,七星山下栖霞府。日月华君显迹灵,遇者当时郑冠卿。归到人间已三载,仙洞光阴时未改。至今旧记传无穷,玄岩蟠蛰闻白龙。一泓沈碧寒潭莹,水月圆明下翠峰。枕城楼观环俯视,绿锁乔林春日媚。秦碑柳记已难观,漓水南流泛渺漫。庆林巽穴玄风出,华景高明隐丹室。西方虚秀贯山腰,南华朝阳风景饶。夕阳北牖通仙径,白雀嘉莲池渌净。许多佳致卒难题,留与词人赓雅咏。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8467c6b2fa10b30255.html
周江州有灵壁石赵蕲州名以玉芝周索诗为赋一首
论石如论玉,贵德不贵名。
形似偶尔同,未妨聊置评。
呜呼禹甸破,土贡久莫并。
问公安取此,万里随南征。
向来四方游,束书与俱擎。
愧彼钱马癖,寄我山林盟。
风流蕲州守,夙有能诗声。
见之谥以芝,用意真不轻。
谓公许器质,一再临专城。
宜为斋房秀,作瑞于圣明。
未应如商山,寂寞身中清。
须公力勉旃,石亦当与荣。
念我匪能赋,徵索见公情。
又惟此必诗,落笔空汗生。
传闻南池上,有石来自英。
我虽未识面,想像犹弟兄。
发隆兴后寄宋茂叔赵然道昆仲并属达后篇于待制侍郎二首·其一
连朝南浦亭,系此一叶舟。
未去已欲动,既行奚复留。
篙撑尚依岸,风至忽打头。
中宵渺无际,清晓浩莫收。
行止固有定,淹速宁与谋。
我友邈难见,西山澹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