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八首·其七》
《点绛唇八首·其七》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雪映清流,望中了了长淮树。

雁声随橹,重到江南路。寂寞空台,尚有鱼竿否。

孤城暮,水寒风冱,早挂轻帆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淮(cháng huái)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道德修养深厚。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寒风(hán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的风。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了了(liǎo liǎo)的意思:了解得很清楚,非常明白。

轻帆(qīng fān)的意思:指船帆轻盈,船行速度快。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鱼竿(yú gān)的意思:鱼竿是指钓鱼的工具,用来表示以渔夫的职责和工作态度为榜样,以及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不断努力。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日江南的景象,以雪映清流开篇,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望中了了长淮树",远处的树木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晰,营造出一种深远的视觉效果。接着,"雁声随橹",大雁随着船桨的声音飞过,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

"重到江南路",词人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或许有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故土的怀念,也可能包含着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寂寞空台,尚有鱼竿否",空旷的台地上,是否还留有垂钓者的痕迹?这一问,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对人迹稀少、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孤城暮,水寒风冱,早挂轻帆去",黄昏时分,孤零零的城池在寒风中显得更加寂寥,水面似乎也被寒冷凝固。词人早早地挂起了轻帆,准备离开,这一行,既是对眼前景象的直接描述,也是内心情感的流露,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知旅途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江南特有的景色和氛围,同时也蕴含了词人深沉的情感,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思和情感的波动。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霜天杂兴三首·其二

万鼓风声吼屋边,老人裘绔旋装绵。

晨梳堕发知衰甚,夜枕闻鸡尚慨然。

身后文章空饱蠹,眼前交旧半沉泉。

饭蔬饮水平生惯,耻向天公更乞怜。

(0)

遁迹

遁迹荒村惯忍贫,秋毫不使丧其真。

家居亦以古为鉴,事过始知天胜人。

临食致思方下箸,读书有得每书绅。

放翁耄矣当知幸,布褐藜羹毕此身。

(0)

游山步二首·其二

南出平桥十里馀,湖山处处可成图。

水边更觉梅花瘦,云外谁怜雁影孤。

时唤行僧同煮茗,亦逢樵叟问迷途。

破裘不怕春寒峭,小市疏灯有酒垆。

(0)

寒雨中夜坐

江村风雨晚冥冥,闭户添衣怆客情。

炉爇松肪如蜡爨,鼎煎茶浪起滩声。

团栾赖有儿同话,剥啄应无客可迎。

聊举一杯生耳热,颓然酣枕到窗明。

(0)

晦前二日夜欲晓自湖上归对残月独酌

小阁对寒蟾,山尊尽更添。

方看一轮满,又叹两头纤。

脉脉离云峤,娟娟傍画檐。

五更清露下,不恨客衣沾。

(0)

晚出偏门

一段新愁带宿酲,半攲乌帽策驴行。

村墟香动梅初破,裘褐寒轻雪未成。

渡口人争红日晚,沙边雁带碧烟横。

悠然又觅长堤路,肠断城楼画角声。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