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树迟难度,萦空细渐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迟难(chí nán)的意思:指事情迟迟未能完成或解决,遇到困难或阻碍。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鹿门(lù mén)的意思:指高明的人才,也指有很高的地位或者权力的人。
难度(nán dù)的意思:表示事情或任务的困难程度。
笙鹤(shēng hè)的意思:形容音乐美妙动听,像笙笛和鹤鸣一样悦耳动人。
万籁(wàn lài)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嘈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玉柱(yù zhù)的意思:比喻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
真僧(zhēn sēng)的意思:真正的僧人,指具备真实修行境界的佛教僧侣。
支颐(zhī yí)的意思:托腮支颐,表示闲散无事,悠闲自得。
- 注释
- 高风:强劲的风。
玉柱:这里指琴或筝的弦柱。
籁:泛指一切声音。
飒树:树叶因风摇动的声音。
萦空:环绕在空中。
细渐销:细微的声音逐渐消散。
松泉鹿门夜:描绘静谧的山中夜晚,鹿门山是古代隐居之地。
笙鹤:象征仙境的音乐。
洛滨:洛水边,常代指文化繁荣之地。
支颐:用手托着下巴。
寂寥:寂静,孤单。
- 翻译
- 强风吹拂着玉做的琴柱,各种声音忽然同时飘荡。
树叶飒飒作响难以平息,环绕天空的细小声音渐渐消失。
夜晚松林间的泉水和鹿门山的宁静,早晨笙箫和仙鹤的声音在洛水之滨。
我静静地坐着与真正的僧人倾听,支着下巴陷入深深的寂静之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之景,通过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
"高风吹玉柱,万籁忽齐飘。" 这两句用来描绘秋天的风吹过竹林的声音,如同无数的玉簧一齐作响,这种比喻赋予了风声以美妙和神秘的色彩。
"飒树迟难度,萦空细渐销。" 风吹动树木,但声音在空中渐渐消散,给人一种遥远而模糊的感觉,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接下来的 "松泉鹿门夜,笙鹤洛滨朝。" 描述了诗人夜宿于松林间的小溪边,清晨则在洛河之滨听到了鹤鸣,这两句通过对时间和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
最后 "坐与真僧听,支颐向寂寥。" 表现了诗人坐在那里与一位修行者一起聆听着自然的声音,心中充满了超然物外之感。这里的"支颐"指的是托腮手,或许是诗人在沉思之态。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的捕捉和环境的描绘,让读者仿佛也能置身于这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之中,与诗人一同体验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安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元前日小宴廷臣
风物新春渐袅怡,蟾光迎望印晴池。
重茵列座聊酬节,江研宣毫正及时。
爵不言三一巡足,宴恒居后预开宜。
词臣底识偏荣幸,绮席频叨为解诗。
花云藕树綵飘萧,节景仙园日报韶。
酺宴昔曾闻庆历,赓歌兹盖法神尧。
摛词早见七言就,献颂休称六幕调。
同有殷心希雪泽,可能快意赏星桥。
重修丰润县城纪事
土垠经古县,甓雉俨新邑。
孰谓城郭缮,而非牧民职。
忆我癸亥冬,回銮此凭轼。
粉堞尽荒废,颓垣蔓荆棘。
闾阎亦散处,寂寞难收拾。
或乃窃圮㼟,用以砌屋壁。
念兹系保障,筹帑事修葺。
兼亦资赎锾,要不劳民力。
今来百堵就,崇墉临浚洫。
室庐率改观,老幼多喜色。
月令有明训,补筑以时饬。
惟因岁久营,匪关民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