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筝》
《风筝》全文
唐 / 司空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高风玉柱万籁忽齐飘。

飒树迟难度,萦空细渐销。

松泉鹿门夜,笙鹤洛滨朝。

坐与真僧听,支颐寂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迟难(chí nán)的意思:指事情迟迟未能完成或解决,遇到困难或阻碍。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鹿门(lù mén)的意思:指高明的人才,也指有很高的地位或者权力的人。

难度(nán dù)的意思:表示事情或任务的困难程度。

笙鹤(shēng hè)的意思:形容音乐美妙动听,像笙笛和鹤鸣一样悦耳动人。

万籁(wàn lài)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嘈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玉柱(yù zhù)的意思:比喻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

真僧(zhēn sēng)的意思:真正的僧人,指具备真实修行境界的佛教僧侣。

支颐(zhī yí)的意思:托腮支颐,表示闲散无事,悠闲自得。

注释
高风:强劲的风。
玉柱:这里指琴或筝的弦柱。
籁:泛指一切声音。
飒树:树叶因风摇动的声音。
萦空:环绕在空中。
细渐销:细微的声音逐渐消散。
松泉鹿门夜:描绘静谧的山中夜晚,鹿门山是古代隐居之地。
笙鹤:象征仙境的音乐。
洛滨:洛水边,常代指文化繁荣之地。
支颐:用手托着下巴。
寂寥:寂静,孤单。
翻译
强风吹拂着玉做的琴柱,各种声音忽然同时飘荡。
树叶飒飒作响难以平息,环绕天空的细小声音渐渐消失。
夜晚松林间的泉水和鹿门山的宁静,早晨笙箫和仙鹤的声音在洛水之滨。
我静静地坐着与真正的僧人倾听,支着下巴陷入深深的寂静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之景,通过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

"高风吹玉柱,万籁忽齐飘。" 这两句用来描绘秋天的风吹过竹林的声音,如同无数的玉簧一齐作响,这种比喻赋予了风声以美妙和神秘的色彩。

"飒树迟难度,萦空细渐销。" 风吹动树木,但声音在空中渐渐消散,给人一种遥远而模糊的感觉,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接下来的 "松泉鹿门夜,笙鹤洛滨朝。" 描述了诗人夜宿于松林间的小溪边,清晨则在洛河之滨听到了鹤鸣,这两句通过对时间和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

最后 "坐与真僧听,支颐向寂寥。" 表现了诗人坐在那里与一位修行者一起聆听着自然的声音,心中充满了超然物外之感。这里的"支颐"指的是托腮手,或许是诗人在沉思之态。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的捕捉和环境的描绘,让读者仿佛也能置身于这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之中,与诗人一同体验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安详。

作者介绍
司空曙

司空曙
朝代:唐   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籍贯:为今天的永年县)

司空曙,唐朝人(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初,或作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河北省广平县)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卢纶,钱起,韩翃。
猜你喜欢

题方琮山水图二首·其二枫林秋意

一夜霜吹宇,千林叶缋峰。

萧萧且未下,爓爓转如浓。

彷佛天孙织,依稀白帝逢。

扶筇人小住,应是托乔松。

(0)

雨后·其一

雨后青郊淑气恬,杏花村舍飏青帘。

絪缊未肯轻开霁,才露遥峰四五尖。

(0)

上元前日小宴廷臣

风物新春渐袅怡,蟾光迎望印晴池。

重茵列座聊酬节,江研宣毫正及时。

爵不言三一巡足,宴恒居后预开宜。

词臣底识偏荣幸,绮席频叨为解诗。

花云藕树綵飘萧,节景仙园日报韶。

酺宴昔曾闻庆历,赓歌兹盖法神尧。

摛词早见七言就,献颂休称六幕调。

同有殷心希雪泽,可能快意赏星桥。

(0)

重修丰润县城纪事

土垠经古县,甓雉俨新邑。

孰谓城郭缮,而非牧民职。

忆我癸亥冬,回銮此凭轼。

粉堞尽荒废,颓垣蔓荆棘。

闾阎亦散处,寂寞难收拾。

或乃窃圮㼟,用以砌屋壁。

念兹系保障,筹帑事修葺。

兼亦资赎锾,要不劳民力。

今来百堵就,崇墉临浚洫。

室庐率改观,老幼多喜色。

月令有明训,补筑以时饬。

惟因岁久营,匪关民众益。

(0)

大宁城览古·其二

金元遗迹感荆凡,祗有群山绕碧巉。

慨古心还惕殷鉴,遐荒贴服在和諴。

(0)

山庄灯词八首·其二

火树腾辉映绿云,凤箫声应鹿鸣闻。

御园节景年年赏,谁识山庄迥出群。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