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管大夫制云鹤之服恤灾也奉谢二首·其二》
《管大夫制云鹤之服恤灾也奉谢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锦袍新制自仁侯,病客逢灾正独愁。

老钝尚留双石砚清寒犹问一狐裘

伤心事已如云散,象德人还为鹤羞。

笑杀陈三空忍冻,负暄真欲献宸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病客(bìng kè)的意思:指病人或患病的人。

宸旒(chén liú)的意思:指皇帝的御旨,即皇帝的命令或政令。

德人(dé rén)的意思:指品德高尚、有道德修养的人。

负暄(fù xuān)的意思:指对别人的言谈举止表示赞赏和称赞。

狐裘(hú qiú)的意思:指伪装成正人君子的坏人,比喻表面上装得很好,实际上心怀不轨。

锦袍(jǐn páo)的意思:锦袍是指华丽而显赫的衣着,比喻外表光鲜但内在空虚。

老钝(lǎo dùn)的意思:指人年老或头脑迟钝。

清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贫困、清贫的生活状态。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三空(sān kōng)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出现了空白、缺失或不完整的状态。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石砚(shí yàn)的意思:指古代书写用的石制笔洗。

象德(xià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云散(yún sàn)的意思:指云彩散开,天空放晴。也比喻事情的困难或疑虑消散,问题解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邵宝所作的《管大夫制云鹤之服恤灾也奉谢二首》中的第二首。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灾祸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心境。

首联“锦袍新制自仁侯,病客逢灾正独愁”,开篇即点明了主题。邵宝身着新制的锦袍,却在灾祸面前感到孤独和忧愁。这里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遭遇,也暗含了对管大夫仁爱之举的感激之情。

颔联“老钝尚留双石砚,清寒犹问一狐裘”,通过描述自己年老体衰,仅存的两件文房用品——石砚,以及在寒冷中仍关心自己的狐裘,展现了邵宝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淡泊。这两件物品虽小,却承载了深厚的情感,象征着他对学问的执着和对生活的朴素追求。

颈联“伤心事已如云散,象德人还为鹤羞”,表达了邵宝对过去不幸往事的释怀,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省。他将过去的伤痛比作散去的云雾,同时对自己作为象德之人(象德,意指品德高尚)却未能妥善处理事务而感到羞愧。

尾联“笑杀陈三空忍冻,负暄真欲献宸旒”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敬意。邵宝借用陈三的故事,讽刺那些在寒冷中忍冻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愿意冒着严寒向皇帝进谏的决心,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邵宝的个人经历,反映了明代士人在面对灾祸时的复杂情感,以及他们在逆境中保持的坚韧品格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奉和运判朝散登乐山亭

看山日日上孤城,不问云昏与雪晴。

六六高峰长秀色,双双啼鸟忽春声。

心惊流水光阴逝,身慕冥鸿羽翼轻。

方促吏文严指使,不知诗兴坐中生。

(0)

和微之宴景仁新第

华构经营不日成,宛如图画著丹青。

温貂密坐浮香篆,绿蚁盈斟照弁星。

得地新篁皆袅袅,凌霜修桧自亭亭。

祝公眉寿长康乐,不学痴人事醉醒。

(0)

和子华同程中散燕湖上

林塘潇洒夏阴初,翠窦红芳助燕娱。

不用俗音流乐府,自期仙御下蓬壶。

金跳巨鲤开纹浪,雪洒群鸦度绿梧。

日落人归尤胜绝,篮舆回首尽城隅。

(0)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其三

谁识天公造化情,珠楼玉殿一朝成。

色空无有何能辨,陵坎高低本自平。

定见乌鸡遭指注,宁分皓鹤失鲜明。

可怜辛苦齐腰客,不悟纷纷觌面呈。

(0)

对雪看梅

持梅况酒诚为得,对雪看梅始见真。

失素定应潜送腊,露红如欲巧矜春。

神凝姑射今仍在,云覆巫峰晓更新。

谁识仙家事严秘,舞妍妆靓不传人。

(0)

曾通直见惠风琴

剡竹纫丝匠意深,泠然终日自成音。

吾君方急民财阜,好助薰风入舜琴。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