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上 元 夜 适 劝 至 西 禅 观 灯 宋 /苏 辙 三 年 不 踏 门 前 路 ,今 夜 仍 看 屋 里 灯 。照 佛 有 余 长 自 照 ,澄 心 无 法 便 成 澄 。追 欢 狂 客 去 忘 返 ,入 定 孤 僧 唤 不 譍 。更 到 西 禅 何 所 问 ,隔 墙 鱼 鼓 正 登 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澄心(chéng xīn)的意思:指心境清澈、纯净无杂念。
登登(dēng d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响亮。
隔墙(gé qiáng)的意思:指隔离、分隔,形容关系疏远,缺乏交流。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狂客(kuáng kè)的意思:指技术高超、热衷于计算机科技的人,常常用于形容黑客或程序员。
前路(qián lù)的意思:指未来的道路或前途。
入定(rù dì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踏门(tà mén)的意思:指踩着门槛,进入别人的家中。比喻侵犯他人的权益或侵入他人的领域。
屋里(wū lǐ)的意思:指在狭小的空间或范围内,不愿外出,不与外界接触。
无法(wú fǎ)的意思:无法指无法做到、无法实现某种愿望或目标。
鱼鼓(yú gǔ)的意思:指人们在进行某项事情时,有人提醒或者暗示,使其警觉或者警惕。
追欢(zhuī huān)的意思:追求快乐和欢乐。
- 注释
- 三年:过去三年。
踏:踏入。
门前路:回家的路。
今夜:今晚。
屋里灯:家中的灯火。
照佛:照耀佛像。
馀:剩余、额外。
自照:也照亮自己。
澄心:使心澄清。
无法:无法做到。
成澄:自然变得清澈。
追欢:追求欢乐。
狂客:放纵的客人。
去忘返:离去而忘记返回。
入定:进入禅定状态。
孤僧:独自的僧人。
唤不应:叫他不应。
西禅:西边的禅寺。
何所问:能问什么问题。
隔墙:隔壁的墙壁。
鱼鼓:寺庙中敲击的鱼皮鼓。
登登:鼓声节奏。
- 翻译
- 三年没有回家门,今晚依旧看见屋里的灯光。
照佛之余也照亮自己,无法静心时心自然清澈。
寻欢作乐的客人离去忘记回头,独坐禅定的僧人叫他不应。
再到西禅寺又能问些什么,隔壁寺庙的鱼鼓声正敲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豪苏辙在上元之夜游历西禅观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沉思。首句“三年不踏门前路”,流露出诗人久未涉足尘世的清修生活;“今夜仍看屋里灯”则描绘出他在特殊节日里观灯的独特场景。
“照佛有馀长自照”一句,暗示了观灯的同时也在自我省察,佛光不仅照亮了佛像,也照亮了诗人的心灵;“澄心无法便成澄”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净化与禅定,即使无须外在法度,也能达到心境的澄清。
“追欢狂客去忘返”描绘了世俗之人沉浸于欢乐中难以自拔,而“入定孤僧唤不应”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即使是喧闹的观灯之夜,他也能沉浸在自己的禅定世界中,不受外界打扰。
最后,“更到西禅何所问,隔墙鱼鼓正登登”以听觉形象收尾,鱼鼓声隔着墙壁传来,象征着尘世的热闹与禅寺的静寂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似乎在思考更深的禅理,但又似乎并未急于寻求答案,而是让心灵在寂静中得到升华。
整首诗通过观灯这一活动,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清净的禅意人生观,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前人自寿且请入会
物生天壤间,孰与天运长。
日月有薄蚀,蛟龙有晦藏。
木贱乃多寿,花妍类无香。
先生学古士,文不数班杨。
名场四十载,万足争奔忙。
遗珠满暗室,袖手不下堂。
德充诱斯浅,神胜体益康。
譬彼姑射仙,无伤亦莫伤。
时于苍生病,中宵起徬徨。
嘉辰集同社,作诗代暄凉。
洛俗遵教礼,颍评公否臧。
终当齿末坐,不作攒眉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