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盗灭忧仍在,越国秋深信未通。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地土(dì tǔ)的意思:指土地、地方。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浩荡(hà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宏大,浩大雄伟。
来去(lái qù)的意思:表示人或事物的到来和离去。
莫愁(mò chóu)的意思:不必担忧、不必忧愁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纱帽(shā mào)的意思:指被人瞧不起、轻视的人。也用来形容某人的地位或身份低贱。
沙风(shā fēng)的意思:指沙土被风吹起,形成的风沙。也用来比喻形势突变,风云变幻。
深信(shēn xìn)的意思:深深地相信或坚信
行地(xíng dì)的意思:指行动的地方或范围,也可以指行动的结果和效果。
遥见(yáo jiàn)的意思:遥远地看见。
作客(zuò kè)的意思:在他人家中作客,暂时寄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苍凉的海边景象。首句“青天欲尽海云东”,以“青天”与“海云”对比,展现出天空与大海的辽阔无垠,暗示着诗人站在高处远眺,视野开阔。接着“遥见孤城浩荡中”一句,将视线从广阔的海面转向远处的孤城,营造出一种孤独与辽远的氛围。
“纱帽白浮行地土,布舆青捲下沙风。”这两句通过具体的事物——纱帽和布舆,以及它们在地面上的动态,生动地展现了海边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纱帽随风飘动,布舆在沙地上卷起一阵阵青色的波浪,形象地描绘了风的动态和力量。
“漳河盗灭忧仍在,越国秋深信未通。”这两句由自然景象转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漳河盗贼虽已被消灭,但诗人内心仍存忧患意识;同时,越国的秋天虽然已深,但消息仍未传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切和忧虑。
最后,“荐黍莫愁常作客,水边来去有渔篷。”诗人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表示即使像客人一样四处漂泊,也不必愁苦,因为水边总有渔篷相伴,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温暖。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偕梓材、洛翘、师竹、芝生作消暑集,尝白莲花瓣,分得渔字
采采白莲花,池塘半亩馀。
明霞落波晚,红日照林初。
嘉宾常欢聚,消暑足清娱。
鸡豚苦下箸,瓜果足园蔬。
主人出新意,折花充庖厨。
我曾餐兰菊,秀色并可茹。
天地为炉炭,山水得膏腴。
况此白菡萏,清不染泥淤。
烹调妙燔炙,瓣瓣落瑶琚。
奉出白玉盘,香味与之俱。
清气沦骨髓,芳泽润肌肤。
催诗分雪藕,酌酒和琼酥。
充我冰洁肠,烦热快涤除。
彼哉尘俗子,未许为酒徒。
膏粱涂痴腹,粗粝饱腐儒。
爱花花愈憎,臭味自然殊。
若使餐此莲,出污而入污。
安得素心侣,英华共含咀。
邀花入肺腑,谅勿蒙其辜。
座客发狂笑,语奇天下无。
花不用钱买,酒岂为我沽。
今夕尽足乐,心事梦樵渔。
《偕梓材、洛翘、师竹、芝生作消暑集,尝白莲花瓣,分得渔字》【清·许传霈】采采白莲花,池塘半亩馀。明霞落波晚,红日照林初。嘉宾常欢聚,消暑足清娱。鸡豚苦下箸,瓜果足园蔬。主人出新意,折花充庖厨。我曾餐兰菊,秀色并可茹。天地为炉炭,山水得膏腴。况此白菡萏,清不染泥淤。烹调妙燔炙,瓣瓣落瑶琚。奉出白玉盘,香味与之俱。清气沦骨髓,芳泽润肌肤。催诗分雪藕,酌酒和琼酥。充我冰洁肠,烦热快涤除。彼哉尘俗子,未许为酒徒。膏粱涂痴腹,粗粝饱腐儒。爱花花愈憎,臭味自然殊。若使餐此莲,出污而入污。安得素心侣,英华共含咀。邀花入肺腑,谅勿蒙其辜。座客发狂笑,语奇天下无。花不用钱买,酒岂为我沽。今夕尽足乐,心事梦樵渔。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7567c699bf796f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