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浮 翠 桥 宋 /何 耕 隔 溪 苍 翠 各 西 东 ,架 竹 为 梁 路 始 通 。缺 月 罅 林 凝 净 绿 ,断 霞 明 水 抹 残 红 。芒 鞋 步 步 幽 深 处 ,藜 杖 声 声 屈 曲 中 。回 首 忽 惊 桥 已 远 ,泠 然 身 御 圃 田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步步(bù bù)的意思:逐步,一步一步地进行或发展。
残红(cán hóng)的意思:指花朵凋谢后剩下的红色部分,比喻某事物或某种情感的残余部分。
苍翠(cā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呈现出深绿色、浓郁的颜色。
断霞(duàn xiá)的意思:指太阳即将落山时,霞光逐渐消失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消失或衰退。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藜杖(lí zhàng)的意思:指用草木做成的拐杖,比喻贫穷。
泠然(lí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宁静、冷静自若的样子。
芒鞋(máng xié)的意思:形容穷困潦倒,没有鞋子穿。
明水(míng shuǐ)的意思:明亮的水,指清澈透明的水。
圃田(pǔ tián)的意思:指农田、耕地。
屈曲(qū qū)的意思:指弯曲、弯折的意思。
曲中(qǔ zhōng)的意思:指在一种困境或危险中,找到了出路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缺月(quē yuè)的意思:指月亮不圆,缺少一部分。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声屈(shēng qū)的意思:指声音低微而凄凉,形容声音悲伤、哀怨。
西东(xī dōng)的意思:形容东西分散或离散,没有秩序或规律。
霞明(xiá míng)的意思:指太阳初升时,云雾散尽,霞光明亮的景象。比喻事物初露端倪,即将显露出来。
幽深(yōu shēn)的意思:幽暗而深远的意思,形容深奥、晦涩或难以理解。
- 注释
- 溪:小溪。
苍翠:青翠的绿色。
架竹:用竹子搭。
梁:桥梁。
始通:刚刚开通。
缺月:残缺的月亮。
罅林:穿透树林的缝隙。
凝净绿:凝聚着纯净的绿色。
断霞:破碎的晚霞。
抹残红:涂抹着残余的红色。
芒鞋:草鞋。
步步:一步一步。
幽深处:幽深的地方。
藜杖:藜茎制成的手杖。
屈曲:弯曲。
回首:回头。
忽惊:突然惊讶。
桥已远:桥已经很远。
泠然:轻快的样子。
身御:身体仿佛驾驭。
圃田风:田园间的清风。
- 翻译
- 溪水两岸翠绿分东西,竹桥搭建道路开始通行。
弯月穿过树林映出清绿,残霞照在水面染上余红。
穿着草鞋步步深入幽境,手拄藜杖声声回荡曲径。
回头忽然惊讶,桥已在远方,轻盈如乘园田清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
"隔溪苍翠各西东,架竹为梁路始通。" 这两句诗画出一条由竹子搭建的桥横跨在溪流之上,将两岸连接起来的景象。这里的“苍翠”形容山川的色彩,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而“架竹为梁路始通”则显示出诗人对这条新建道路的喜悦。
"缺月罅林凝净绿,断霞明水抹残红。"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月光、树木和流水的描绘,传递了一种静谧而又清新的意境。“缺月”暗示了夜色已深,而“罅林”则表现出微风吹过林间所形成的轻微声音。同时,“断霞明水抹残红”中的“断霞”可能是指山崖间透露出的阳光,与“明水”相呼应,共同描绘了一幅清晨或傍晚时分天色与水面交融的美丽画面。
"芒鞋步步幽深处,藜杖声声屈曲中。" 这两句诗则转入了行走在山路上的情境。“芒鞋”和“藜杖”都是古人行走于山林间常用的工具,它们的存在增加了诗中的生活气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步履不停,似乎在探寻着什么。
"回首忽惊桥已远,泠然身御圃田风。" 最后两句诗中,“回首”表明诗人在行走途中突然回头看去,不禁为那已经走过的道路感到惊讶。而“泠然身御圃田风”则是对诗人所处环境的一种感受,似乎他已融入了这片田园之中,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林木、溪流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行走过程中的点滴感受的记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由定远上岱山铺宿滁之大柳树驿
大横山界县东南,兹山正南亦其尾。
妄名以岱拟东岳,撼山之宗笑尔蚁。
童童草荒顶积潦,蕨无一掬况复䔇。
今秋五阅月不雨,著足嚣尘扇长颹。
环滁皆山南人矜,此居北方亦太菲。
上上十里古禅林,舆屩磨沙夫自唏。
禅林傍墩曰仙居,石不解触云叆叇。
下哉聊舍大柳树,树忽飘零人去伟。
五代用武艺祖来,擒将滁门摧巨虺。
水何清清山徒高,欧阳之谈吁僾俙。
于今平世客偶过,驿馆几陈滑书棐。
寒风一之日觱发,深夜逼人赋山鬼。
此间且苦旱无衣,岁何以卒腓百卉。
去险即平境则殊,人孑我余得又几。
馆虽不张幕与帷,吾能饮乎醉乐岂。
《由定远上岱山铺宿滁之大柳树驿》【清·朱筠】大横山界县东南,兹山正南亦其尾。妄名以岱拟东岳,撼山之宗笑尔蚁。童童草荒顶积潦,蕨无一掬况复䔇。今秋五阅月不雨,著足嚣尘扇长颹。环滁皆山南人矜,此居北方亦太菲。上上十里古禅林,舆屩磨沙夫自唏。禅林傍墩曰仙居,石不解触云叆叇。下哉聊舍大柳树,树忽飘零人去伟。五代用武艺祖来,擒将滁门摧巨虺。水何清清山徒高,欧阳之谈吁僾俙。于今平世客偶过,驿馆几陈滑书棐。寒风一之日觱发,深夜逼人赋山鬼。此间且苦旱无衣,岁何以卒腓百卉。去险即平境则殊,人孑我余得又几。馆虽不张幕与帷,吾能饮乎醉乐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3267c68fa8db94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