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谷(bǎi gǔ)的意思:指各种谷物的集合,泛指丰富的粮食。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当门(dāng mén)的意思:指在门前担任门卫的人员,也用于比喻担任某种职责或承担某种责任。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多谢(duō xiè)的意思:表示感谢,用于向他人表达谢意。
火聚(huǒ jù)的意思:指火势聚集到一起,形容事物迅速发展或变化。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僧衣(sēng yī)的意思:指人们装模作样地穿上僧袍,假装出身高僧,以蒙骗他人。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台衔(tái xián)的意思:指被罢免或被撤职的官员,仍然保留着原有的官衔。
投宿(tóu sù)的意思:指暂时寄宿在他人家中。
无意(wú yì)的意思:没有意识到或没有目的地做某事,不经意的,无意识的。
衔石(xián shí)的意思:指人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默默承受、忍受苦难。
谢老(xiè lǎo)的意思:指对长辈或师长表示感激之情。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吟咏(yín yǒng)的意思:吟咏指用诗歌、歌曲等方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歌颂。
渔矶(yú jī)的意思:指渔民放置在水中的用来捕鱼的工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西台精舍时所见之景,以及内心的感受。首句“无意成投宿”,透露出诗人并非刻意寻访,而是偶然间落脚于此,却意外地被此处的美景吸引。接着,“心知此地稀”一句,表达了对眼前独特景致的赞叹。
“楼台衔石壁,灯火聚渔矶。”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夜晚的西台精舍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交融。楼台与石壁相接,灯火在渔矶上聚集,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通过“衔”和“聚”这两个动词,诗人巧妙地将静态的景物赋予了动态感,使得画面更加鲜活。
“叠浪千峰出,当门百谷归。”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从局部的楼台、灯火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叠浪涌动,仿佛千峰从水面中升起;百谷汇聚,似乎在门前归拢。这样的景象既壮观又富有韵律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最后,“一宵吟咏冷,多谢老僧衣。”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独自吟咏,感受着内心的清凉与宁静。他感谢老僧的衣物,或许是在表达对僧人生活态度的敬仰,或是对自己心灵净化的感慨。这一句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体验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色中西台精舍及其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寓·其七十四
君子慎嫌疑,所慎良有因。
莫交孀妇儿,莫友敌国臣。
孀儿一与交,人谓私其亲。
敌臣一与友,人谓通其邻。
广会莫耳语,临民莫眉颦。
嫂叔不相授,男女不共茵。
临食休涕唾,迎宾休怒嗔。
共食莫泽手,分财莫言贫。
吁嗟天下事,一一难具陈。
避嫌乃君子,斯言可书绅。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