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翻云际白,树入雨中青。
龙剑常干斗,牛刀早发硎。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翠屏(cuì píng)的意思:形容山色、树木等呈现出翠绿色,景色美丽。
发硎(fā xíng)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形成、发展,还未成熟。
含虚(hán xū)的意思:指言辞含糊不清,意义模糊。
可待(kě dài)的意思:可以等待或可靠的人或事物。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水色(shuǐ sè)的意思:指水的颜色,也比喻某物的颜色清澈明亮。
图南(tú nán)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事物外表美丽、华丽,但内在却空虚、无用。
虚幌(xū huǎng)的意思:虚幌是指虚假的幌子,比喻掩盖真相的手段或伪装。
云际(yún jì)的意思:指云彩在天空中飘浮的景象,用来形容云层密集、连绵不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首联“水色含虚幌,山光隐翠屏”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水面与山色的交融之美,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般的透明所包裹,山色在翠绿的屏风后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氛围。
接着,“鸟翻云际白,树入雨中青”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白鸟在云层间翻飞,与蓝天形成鲜明对比,而树木在雨中呈现出深邃的青绿色,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雨水滋润后的生命力。
“龙剑常干斗,牛刀早发硎”这两句则运用了比喻和典故,将“龙剑”比作杰出之士的才能,“牛刀”比喻大材小用,暗示了主人公虽怀才不遇,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和对未来的期待。“常干斗”意味着剑未出鞘,却已锋利无比,随时准备一展宏图;“早发硎”则是说宝剑在磨砺中早已锋利,比喻人才在磨练中成长。
最后,“图南如可待,莫忘北山灵”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怀念。其中,“图南”出自《庄子》,意为向南飞翔,象征着追求理想和目标;“北山灵”可能是指回归自然或内心的平静,提醒人们在追求远方的同时,也不应忘记内心深处的那份宁静与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和谐,还蕴含了对个人品格、理想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