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罗浮二首·其二》
《望罗浮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谁将罗浮山,分来奠南土

峰峦馀四百,历历青可数。

泉源福地灵胜千古

曾见黄野人云中骑哑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峰峦(fē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起伏的景象。

福地(fú dì)的意思:福地是指有福气的地方,也可以指福气深厚的人。

浮山(fú shān)的意思:比喻言行轻浮、不踏实。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灵胜(líng shèng)的意思:指智慧、才能超群,胜过常人。

罗浮(luó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姿、繁华盛大。

南土(nán tǔ)的意思:指南方的土地,也指南方地区。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泉源(quán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来源或根本原因。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罗浮山(luó fú shān)的意思:指人过分沉迷于修炼、追求仙道而忽略现实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罗浮山的仰望与赞美。诗人以“谁将罗浮山,分来奠南土”开篇,巧妙地将罗浮山与南方土地联系起来,赋予了山峰一种神圣的地位。接着,“峰峦馀四百,历历青可数”,通过数字的列举和视觉的描绘,展现了罗浮山众多、清晰可见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群峰之中。

“泉源近福地,灵胜开千古”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罗浮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价值,泉水从福地流出,象征着源源不断的生机与灵气,这些灵秀之景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探寻与颂扬。

最后,“曾见黄野人,云中骑哑虎”以一个神秘的故事结尾,黄野人是古代传说中的隐士,而“云中骑哑虎”则充满了奇幻色彩,暗示着罗浮山不仅自然风光迷人,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未解之谜,激发了人们对这片土地的好奇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浮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富有想象力的叙述,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氛围,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赠夷中师

澹泊背时态,翛然尘外心。

静吟霜月尽,归梦海云深。

室冷苔生榻,窗闲鸟觑琴。

幽栖共得趣,乘兴几相寻。

(0)

谢择梧律师惠竹杖

剪自幽岩侧,高僧忽见遗。

看云攲尽日,书雪握多时。

节冷虫微蠹,根闲藓暗滋。

旧山泉石在,归去赖扶持。

(0)

梵天寺二首·其二

梵宇清虚远俗喧,登临时得爽吟魂。

卷帘高雪明稽岭,上阁秋涛出海门。

群木冷阴连古塔,疏钟寒韵彻江村。

城中泉石诗中景,闲对文公尽日论。

(0)

寄润侄法师

庭木凝秋色,依依废苦吟。

来书江上绝,幽梦雨中深。

水鸟闲窥砚,窗灯冷照琴。

谁知此时兴,华发暗相侵。

(0)

送遇贞师归四明山

吟馀江上别,一锡寄扁舟。

远度浮残照,千峰指旧游。

疏钟沈杳霭,群木落高秋。

莫负重来约,禅心本自由。

(0)

秋晚客舍寄故山友僧

隐几不成寝,何人慰寂寥。

空阶鸣蟋蟀,寒雨滴芭蕉。

静语窗灯暗,归心海寺遥。

唯应释慧远,莲社为相招。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