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鸟频舒翅,风松共落声。
幽事凭谁说,群蛙莫漫鸣。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谧之美。首句“高轩当雨岫,氛霭望中盈”描绘了雨后云雾缭绕的山景,高大的建筑在雨后的云雾中显得格外神秘。接着,“湿鸟频舒翅,风松共落声”通过鸟儿的动作和风吹过松林的声音,展现了雨后清新的空气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而后,“奔泉千壑竞,涨海一潮平”则以奔腾的泉水和海面的平静对比,展现了自然界力量与和谐的统一。最后,“幽事凭谁说,群蛙莫漫鸣”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
轩后悲苍剑,神娥下玉霄。
攀髯初失梦,遗蜕尚凌歊。
碧堕升棺影,青分产柱苗。
山精依鹿竹,天雨湿鸡翘。
有约成孤愤,无人重久要。
豢龙因姓氏,使鹤误轩轺。
冉冉将终老,冥冥不可招。
无书寄青雀,有恨在中条。
楼前路。愁对万点风花,数行烟树。
依依斜日红收,暮山翠接,平芜尽处。小留伫。
还是画栏凭暖,半扃朱户。
帘栊尽日无人,消凝怅望,时时自语。
堪恨行云难系,赋情杨柳,徘徊犹舞。
追想向来欢娱,怀抱非故。题红寄绿,魂断江南句。
何时见、轻衫雾唾,芳茵莲步。燕子西飞去。
为人试道,相思闷绪。空有肠千缕。
清泪满,斑斑多于春雨。忍看鬓发,密堆飞絮。
荒途涉沮洳,危岭升坡陀。
爱此清净居,不倦来往多。
山僧见余喜,颠倒披乾陀。
引我坐前轩,山果丹碧罗。
食已步野径,新柔踏晴莎。
就石枕古棱,依松执长柯。
是夕乃宿此,东山吐圆波。
夜久不能寐,禽虫伴幽哦。
达旦鸣落叶,固非俗士歌。
岩猿与溪鸟,应笑频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