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耕者遇,转将朝客疏。
曾许黄庭本,斯言岂合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送石协律归吴兴别业》。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惆怅和生活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于简单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对子女教育的重视。
“识来无定居,此去复何如。”这里诗人通过自己的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对未来迷茫的态度。"一与耕者遇,转将朝客疏。" 这两句写出了偶然间与农夫相遇的场景,并且将这种简洁的交往比喻为朝夕匆匆的客人关系,强调了生活中的偶遇和离别。
“资身唯药草,教子但诗书。”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生存哲学,即以草本草药来维持身体健康,以及对子女教育的态度,只传授他们诗歌和书籍。这里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文化传承和生活简朴的重视。
“曾许黄庭本,斯言岂合虚。”最后两句提到了“黄庭”,可能是指道教中的《黄庭经》,而“斯言”则是在强调之前的话语并非虚妄。诗人通过这些话语表达了自己对于信仰和生活态度的坚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
兹山亘长江,合沓气象分。
朱壤凝炎德,光辉灼赪雯。
阳景有先晓,阴霞迟馀曛。
朝暮多奇态,草木含灵氲。
既下鸾鹤侣,亦来麋鹿群。
石床閟古藓,丹灶流烟濆。
游屐久芜没,仙迹空尘氛。
曰予敦玄尚,偕子挹清芬。
东嶕拾瑶草,西岊采香芸。
行汎青木水,坐睇峨眉云。
踯躅守鼪径,罄欬何当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