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乌程簿厅浮玉亭七首·其二》
《题乌程簿厅浮玉亭七首·其二》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人言苕霅下千崖,一水中分两派开。

但怪玉浮浮似磬,不知原自泗滨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分两(fēn liǎng)的意思:分开为两部分

浮浮(fú fú)的意思:形容心神不宁,浮躁不安的状态。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苕霅(tiáo zhá)的意思:指农田中杂草丛生,耕作困难。

泗滨(sì bīn)的意思:指离家远行或远离家乡的人

原自(yuán zì)的意思:出自、来自、起源于

中分(zhōng fēn)的意思:指将某事物分为两半或平分某物。

翻译
人们说苕霅河下有无数山崖,一条大河从中分开成两个支流。
只觉得那洁白如玉的水流好像磬声回荡,却不知道它原本源自泗水之滨。
注释
苕霅:古代地名,位于今浙江湖州一带,以山水著名。
千崖:形容山崖众多,连绵起伏。
一水:指同一条河流。
两派:河流的两个分支。
玉浮:形容水流清澈如玉,泛起的泡沫或波纹。
磬:古代打击乐器,这里比喻水流的声音清脆。
泗滨:泗水之滨,泗水古为黄河支流,这里代指源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题乌程簿厅浮玉亭七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描述了苕霅河的奇特景象,苕霅河在乌程地界分为两派,河水清澈如玉,仿佛一块块浮动的磬,令人惊叹。诗人并未直接提及此水的源头,而是暗示它可能源自泗滨,增添了神秘和历史的意味。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寓含了对地理和历史的联想,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用陈阜卿劝农韵呈宣城太守

欲知人意喜,万户郁炉烟。
纱帽花垂额,金邱酒到莲。
岁丰端可卜,农劝竞相传。
往矣南阳政,今追召父贤。

(0)

游毛公洞六首

说诗人去想云车,千古青岩倚碧虚。
训诂未容端拜议,一言聊复问关雎。

(0)

酬孔纯老送海错三首

螺头已荷兼三和,凤髓何须贵八珍。
多谢邦君怜不饮,只将诗句巧争新。

(0)

次韵同舍李支使梦与二首

短短灯檠便且光,看书犹记感秋凉。
飘零未遂襟期远,迟暮徒惊岁月伤。
初喜嫩荷青直盖,不知新竹粉储霜。
相从益觉交情笃,时掷隋珠到我行。

(0)

对雪二首再用前韵

同云昼暗空,孤城早休市。
行人失道路,贺客拥阶砌。
翻缟语亦工,飞絮思争媚。
飘飘何所似,想见六铢袂。
盈尺信为大,三白乃成瑞。
梅花不畏寒,点缀若相慰。
高吟撚冻须,诗社颇增气。
薰然一杯酒,神速功力倍。
来麰被余润,预可占有岁。
便当呼老农,泼醅取沉醉。

(0)

次韵元发弟秋日德余庵书事二首

饱谙世事转疏慵,投老犹能向佛宫。
危坐遂移桑荫日,清谈仍对菊花风。
凭君为我追欢伯,自此游山作醉翁。
闻说秋来足佳句,暮归应念锦囊空。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