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辞(āi cí)的意思:表示悲痛的辞别或悼念的言辞。
悲慨(bēi kǎi)的意思:形容悲伤和愤怒交加的心情。
兵尘(bīng chén)的意思:指战争的烽烟和尘土,也用来比喻战争的残酷和破坏。
老将(lǎo jiàng)的意思:老练的将领或经验丰富的人。
萍藻(píng zǎo)的意思:指人们在社会中的各种身份、地位、职业等。也用来形容社会中各种不同的人群。
散絮(sàn xù)的意思:指雪花或棉絮等漫天飞舞、分散散落的样子。也用来形容言辞琐碎、无聊。
荼蘼(tú mí)的意思:指花卉的一种,比喻美好的事物。
遭乱(zāo luàn)的意思:遭遇困境或灾难,遭受破坏或损失
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 注释
- 老将至:指诗人自己意识到年龄的增长。
遭乱:遭遇战乱。
荼蘼:春季最后开放的花朵,象征春尽。
萍藻:水中的浮萍和藻类,比喻花瓣飘落水面。
兵尘:战争的尘埃。
哀辞:表达哀悼或悲痛的诗歌。
子规:杜鹃鸟,叫声凄凉,常用来象征哀愁。
- 翻译
- 未曾意识到年华已老,直到战乱中才开始吟诗。
春天的荼蘼花事已尽,花瓣飘落水面显得缓慢。
感叹战乱如飘散的棉絮,风中仿佛听见了哀伤的挽歌。
不必增添更多的悲伤,让百姓的疾苦通过子规鸟的啼鸣传达出来。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名为《酬周印昆见赠之作兼慰其悼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战乱和丧亲之痛的深深同情与安慰。首句“不知老将至”暗示了友人因岁月匆匆而未觉衰老,但生活的变故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遭乱始言诗"则揭示了友人在乱世中以诗歌来抒发内心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春歇荼蘼后,花飞萍藻迟”,通过春天的凋零景象,比喻友人的悲伤心情,荼蘼花开过后,花儿凋零,萍藻漂浮,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哀伤。"兵尘嗟散絮"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纷扰,如同飘散的棉絮,令人感叹。
最后两句“莫为增悲慨,将民诉子规”,诗人劝慰友人不必过于悲痛,应将人民的疾苦和自己的哀思寄托在子规(杜鹃鸟)的啼鸣中,让自然之声成为心灵的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南特进赴归行营
闻道军书至,扬鞭不问家。
虏云连白草,汉月到黄沙。
汗马河源饮,烧羌陇坻遮。
翩翩新结束,去逐李轻车。
奉献致政裴秘监
何胤本徵士,高情动天地。
既无阀阅门,常嫌冠冕累。
宰邑著嘉政,为郡留高致。
移官在书府,方乐鸳池贵。
玉季牧江西,泣之不忍离。
舍杖随之去,天下钦高义。
乌帽白絺裘,篮舆竹如意。
黄菊陶潜酒,青山谢公妓。
月槛咏诗情,花溪钓鱼戏。
钟陵既方舟,魏阙将结驷。
甘求白首闲,不为苍生起。
优诏加大监,所以符公议。
既为逍遥公,又作鸱夷子。
安车悬不出,驷马闲无事。
微雨汉陂舟,残日终南骑。
富贵尽凌云,何人能至此。
猜祸皆及身,何复至如是。
贤哉此丈夫,百世一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