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思安得如充国,屯作三边万里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寒声(há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凄凉、冷冽。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连朝(lián zhāo)的意思:连续多个朝代。
庙堂(miào táng)的意思:指朝廷、官场,也可以指官僚体制、政治权力的地方。
三边(sān b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忙于几个事情。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无赖(wú lài)的意思:指言行不守礼法,不讲道义,不守诺言的人。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足食(zú shí)的意思:指吃饱了饭,解决了温饱问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南京察院连续阴雨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风雨交加、寒风凛冽的自然环境,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波动。
首联“十月连朝雨未晴,朔风追伴作寒声”,开篇即以“十月”点明时令,暗示深秋之寒。连续的阴雨天气,使得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湿冷之中,而“朔风追伴作寒声”则生动地描绘了北风紧随其后,带来刺骨的寒冷,仿佛是自然界对人的无声责备。
颔联“夜深灯火愁无赖,日近江湖梦较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夜晚,灯火虽明,却难以驱散内心的愁绪,反而在寂静中显得更加孤独和无奈。而当太阳升起,面对广阔无垠的江湖,诗人似乎在梦中找到了一丝清静与解脱,这或许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也可能是对未来希望的一丝寄托。
颈联“从古庙堂先足食,而今何处可无兵”,将视角转向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民生的关注。古代的庙堂重视粮食丰足,以保障民众生活,而如今,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何处能找到安宁,没有战争的困扰?这一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于和平与稳定的渴望。
尾联“剧思安得如充国,屯作三边万里城”,引用了西汉名将赵充国的事迹,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边境稳固的强烈愿望。赵充国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成功抵御外敌,维护了边疆的安全。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能够像赵充国那样,为国家稳定和边疆安全做出贡献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局势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阴雨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状态的追求,展现了其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