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闲步西园》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三 月 晦 日 闲 步 西 园 宋 /杨 万 里 岭 南 春 去 尽 从 伊 ,元 自 无 花 可 得 飞 。只 有 草 花 偏 称 意 ,强 留 蝴 蝶 不 教 归 。
- 注释
- 伊:指代岭南的春天或者离去的人。
元自:本来,自然。
无花可得飞:没有花朵可以随风飘动或象征着春天的流逝。
草花:野花,非园林栽培的花。
偏称意:特别符合心意,特别喜爱。
强留:尽力挽留,不让离开。
蝴蝶:象征美好的事物或春天的使者。
教归:让……回去。
- 翻译
- 岭南的春天已经过去,全都随着她离去
本来就没有花朵可以飞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末时节的景象,诗人在无花可赏的情况下,却偏爱草花,并且乐于留住蝴蝶,不让它们离去。这样的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平凡事物的喜爱和珍惜,以及对生命流转不留痕迹的一种淡泊态度。
岭南春尽,暗示着春天即将过去,生机与活力逐渐消退。"从伊"一词传达了诗人对于这份春意的依恋之情。而"元自无花可得飞"则表明在这样的季节里,即便是想寻觅些许花朵以慰藉怀抱,也已难以为继,仿佛连花儿们也纷纷离散,一去不复返。
然而就在这般萧索中,诗人发现了"草花"的独特之美。这些不起眼的小花,在春天的尾声里,却因其朴素无华而被诗人偏爱。这里体现的是诗人对于生命中那些不为世人所注意却自有风采之物的欣赏。
最后一句"强留蝴蝶不教归"则是对上述情感的进一步深化。蝴蝶在自然界中象征着生灵的自由与流动,而诗人想要留住它们,虽然这种行为可能带有一丝强迫,但它更像是一种对生命短暂美好的珍惜和留恋。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希望能够细细品味,不愿意轻易放过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