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筹边(chóu biān)的意思:筹备边防,加强边境防卫。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大荒(dà huāng)的意思:指荒芜、荒凉的景象,也可形容人世间的混乱和失序。
列戍(liè shù)的意思:指列队守卫边境或要塞的军队。
千骑(qiān jì)的意思:指千人骑马的队伍,也用来形容人数众多的队伍。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移屯(yí tún)的意思:迁移居住或迁徙定居。
一尊(yī zūn)的意思:指一位德高望重、地位崇高的人。
作客(zuò kè)的意思:在他人家中作客,暂时寄居。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登黄寺堡太平楼作》。诗中描绘了秋风萧瑟、戍楼林立的邢州景象,诗人独自登楼,面对边疆的壮阔与辽远,内心涌起复杂的情感。
首联“秋风列戍满邢州,敢为筹边独上楼”,开篇即以秋风和戍楼渲染出边塞的肃穆氛围,诗人敢于独自登楼筹划边防之事,展现出其勇毅与担当。
颔联“千骑月回清啸响,一尊天豁大荒愁”,通过“千骑”、“月回”、“清啸响”等意象,描绘出边疆的壮丽与辽阔,同时“一尊天豁大荒愁”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感慨。
颈联“移屯渐老韩长孺,作客谁怜马少游”,借用了历史人物韩长孺和马少游的故事,表达了对边疆将士年华流逝、远离家乡的深切同情。
尾联“出处圣朝应易得,即论非土竟谁留”,诗人反思个人的进退取舍,在圣明的时代本应容易获得,但面对边疆的需要,却难以找到留下的人才,流露出对国家边防事业的忧虑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边防事业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