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名空在,依山只数椽。
钟逃犹有穴,龙去已成仙。
这首明代诗人梁兰的《龙仙寺》描绘了一座荒废古寺的景象。首句“古寺名空在”表达了寺庙虽有名但人迹罕至,只剩遗迹的寂寥。次句“依山只数椽”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坐落在山间,仅存几根屋檐,显得破败而孤独。
第三句“钟逃犹有穴”暗示了寺庙钟声不再,只剩下敲击过的痕迹,暗含历史的沧桑。第四句“龙去已成仙”借龙的传说,寓言寺庙往昔的辉煌与现今的落寞,仿佛连神灵都已离去。
第五句“古础埋春草”描绘了古寺基石被春草覆盖,显示出岁月的侵蚀和自然的接管。最后一句“回塘落涧泉”以流水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同时也反映了僧人们逃离后的荒凉。
全诗通过描绘古寺的衰败和僧人的离去,传达出一种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沉淀的深深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