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佛眼下火》
《为佛眼下火》全文
宋 / 释克勤   形式: 古风

如来涅槃日,娑罗双树间。

放出三昧火,阇维金色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放出(fàng chū)的意思:释放、发表、公布。

金色(jīn sè)的意思:指金黄色,形容光彩夺目、富有贵气。

涅槃(nièpán)的意思:指佛教中的涅槃,意为熄灭痛苦,脱离轮回。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色身(sè shē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容貌。也可指人的身体、肉体。

双树(shuāng shù)的意思:指两棵相邻的树木,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娑罗(suō luó)的意思:形容事物摇摆不定,不稳定。

娑罗双树(suō luó shuāng shù)的意思:形容事物结构严谨、稳固,不容易动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佛教中佛陀涅槃后火化的情景,充满了庄严与神圣的氛围。

“如来涅槃日,娑罗双树间。”开篇即点明了事件发生的背景——佛陀在娑罗双树下圆寂。娑罗树在佛教中象征着生命的结束和重生,此处用以烘托出涅槃的庄重与深远意义。

“放出三昧火,阇维金色身。”接着描述了佛陀涅槃后,其身体被三昧真火包围,进行火化的过程。三昧火象征着智慧之光,能够净化一切烦恼。而阇维,是佛教中对僧侣或重要人物火化的仪式,这里用来形容佛陀的火化过程,既体现了佛教对死亡的超然态度,也展现了佛陀涅槃后的圆满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佛教中关于涅槃、火化以及佛陀圆满解脱的深刻意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生死、追求精神自由的崇高境界。

作者介绍

释克勤
朝代:宋

释克勤(一○六三~一一三五),字无著,号佛果,彭州崇宁(今四川郫县西北)人。俗姓骆。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历住妙寂、六祖、昭觉等寺。徽宗政和中诏住金陵蒋山,敕补天宁、万寿。高宗建炎初,又迁金山,赐号圆悟禅师。改住云居,复领昭觉。绍兴五年卒,年七十三。赐号灵照,谥真觉禅师(《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作正觉)。事见《鸿庆居士集》卷四二《圆悟禅师传》,《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七十二首。
猜你喜欢

追寿莲峰刘郎六十一

莲郎六十重花甲,泉老期颐尚岁寒。

共引东溟为寿盏,莲华峰顶寿筵坛。

(0)

赠刘紫岩之南宗伯

讲筵日日荷君恩,锡命新承宠渥蕃。

留省事同分陕重,容台位称秩宗尊。

瑞云京口看何厌,春草江头梦不烦。

汉室思贤长侧席,伫看双□□□□。

(0)

病怀

多病吾生一絮衾,饱眼寒夜独沈吟。

鸡声晓觉中流梦,荔萼春悬故国心。

带月吴江移小艇,披云庾岭入长林。

罗浮便作诛茅计,点检归囊有赐金。

(0)

南山

朝看南山云,暮看南山月。

朝莫对南山,南山青不歇。

春采南山芝,冬茹南山雪。

四时自往来,南山终不缺。

我歌南山诗,神爽亦飞越。

况此山中人,闻当回白发。

(0)

冯河歌

毋冯河,毋冯河,河水出自昆崙阿。

气势倒急极砰湃,潜穿地脉摧山坡。

东趋西决日千里,溃堤激石雷霆过。

舟人见之惊且泣,禹鲧父子常奔波。

长艘巨舰不敢渡,一苇欲济其如何。

狂夫恃勇以身试,直欲求死真无他。

欲求死所各有地,何必血肉肥蛟鼍。

嗟哉汝不为风丧,嗟哉汝不为鬼魔。

舍身殒命快不介,堪嗤午夜投灯蛾。

欲求涉险须有道,雷卦圣言当钻磨。

汝何遄迫行此举,岂欲千古追湘?。

呜呼湘?不可效,岂如归去寻山窝。

妻迎子笑相吟哦,清江绿渚披渔蓑,出门长笑春风和。

(0)

冬步梅蹊

直入梅蹊小洞天,玉容惊起晓寒烟。

饶他雪白宁居次,占得春魁却在前。

满地暗香浮蜡屐,临风古调弄徽弦。

兴来尚忆林和靖,情思飘飘似昔年。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