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外甥周丹元·其三》
《送外甥周丹元·其三》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渺渺江南道路长,故乡回首情伤

梅花自是江南物,但看梅花即故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路长(lù cháng)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比喻事情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南道(nán dào)的意思:南道是一个多义词,常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南方地区的特征、风格或习俗。

情伤(qíng shāng)的意思:指因感情受到伤害而产生的痛苦和悲伤。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鉴赏

这首诗《送外甥周丹元(其三)》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与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首句“渺渺江南道路长”,以“渺渺”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遥远难及的空间感,暗示了诗人与外甥周丹元之间的地理距离之远。同时,“道路长”也暗含着时间的漫长,表达了诗人对与亲人分别后相聚时刻的期待与渴望。

接着,“故乡回首勿情伤”,诗人转而表达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在离别之际,回望故乡,心中难免会涌起淡淡的忧伤。然而,诗人并未让这种情感成为羁绊,而是鼓励自己要坚强,不要让离愁别绪影响到自己的情绪。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又展示了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后两句“梅花自是江南物,但看梅花即故乡”,诗人将故乡的情感寄托于江南特有的梅花之上。梅花不仅代表了江南的自然风光,更成为了诗人思念故乡的象征。通过“但看梅花即故乡”的表述,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相连,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梅花的开放,仿佛是故乡温暖的问候,让诗人即使身在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与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离别之际保持乐观、坚韧心态的人生态度。通过自然与情感的巧妙结合,这首诗不仅富有诗意,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洞仙歌.代寿李尉儒人

几番梅雨,蒲风过、端阳后。细数月轮,犹待双蓂秀。

戏彩华堂宴,设帨朱门右。酌金荷,争献寿。

蟠桃新熟,阿母齐长久。一门奋建,攀桂客、无双手。

好事来春在,杏苑联蓝绶。

应继琼林董,却胜燕山窦。夸盛事、真罕有。

金花封诰,管取重重受。

(0)

山房

清卧荒村绝点尘,疏钟敲月梦中闻。

山僧早起知何事,当户烧香礼白云。

(0)

摸鱼儿

卷西风、方肥塞草,带钩何事东去。

月明万里关河梦,吴楚几番风雨。江上路。

二十载头颅,凋落今如许。凉生弄麈。

叹江左夷吾,隆中诸葛,谈笑已尘土。

寒汀外,还见来时鸥鹭。重来应是春暮。

轻裘岘首陪登眺,马上落花飞絮。拼醉舞。

谁解道,断肠贺老江南句。沙津少驻。

举目送飞鸿,幅巾老子,楼上正凝伫。

(0)

黄亭铺

落日荒荒下远芜,市桥官柳绿扶疏。

沙头一霎腥风起,沽酒老翁来卖鱼。

(0)

句·其二

梦魂思汝鸟工往,事故著人羊负来。

(0)

秋兴九首·其二拟孟郊

晓风有暴信,暮蝉无好声。

晓风与暮蝉,自与时节争。

独客辞故乡,推车谒梁城。

梁城道迢递,区区役吾生。

不如归旧山,藜藿安性情。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