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千山》
《寄题千山》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千山胜景久芗哉,三度徒教寄咏回。

本异唐宗曾驻辇,空传丁令有遗台。

底须石洞花岩到,原匪探奇问景来。

却笑前遭泐崖处,侵寻应已漶莓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底须(dǐ xū)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情况或底层的内情。

丁令(dīng líng)的意思:指秩序井然,各尽其责。

莓苔(méi tái)的意思:指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侵寻(qīn xún)的意思:指过分探寻或侵犯他人的隐私和秘密。

三度(sān dù)的意思:指同一件事或同一个问题发生三次。

胜景(shè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壮观的景色或胜地。

石洞(shí dòng)的意思:指人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不思进取,不肯努力奋斗。

探奇(tàn qí)的意思:探索神奇的事物或现象

驻辇(zhù niǎn)的意思:指皇帝停止驾驭御辇,下车步行。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寄题千山》,通过对千山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叹以及对过往历史的追溯。首句“千山胜景久芗哉”直接赞美了千山景色之美,而“三度徒教寄咏回”则表达了诗人多次游览仍意犹未尽,只能通过诗歌来寄托情感。

“本异唐宗曾驻辇”提及唐朝皇帝唐宗也曾在此驻足,增添了千山的历史韵味。“空传丁令有遗台”则借丁令的故事,暗示千山曾有古代遗迹留存,增添了神秘色彩。接下来,“底须石洞花岩到”表达诗人并非仅为探奇访胜而来,而是欣赏整个山川之美。

最后两句“却笑前遭泐崖处,侵寻应已漶莓苔”以幽默自嘲的方式,想象那些曾经被风化剥蚀的崖壁,如今恐怕早已被青苔覆盖,增添了时光流转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千山景色的赞美,也是对历史遗迹的怀旧,展现了乾隆皇帝深厚的文人情怀。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德麟自南邑至酇相会作诗次其韵

脂车欲入南山路,马首忽西真有数。
此生兀兀老江山,曩事纷纷过风雨。
君行岭上正穿云,我向津头欲呼渡。
石门秀绝冠荆楚,万壑千岩供指顾。
赴涧哀泉咽复流,出岫闲云散还聚。
遥应写怀远怜我,瘦马饥童傍江雾。
平时追随若形影,异县相望忽如许。
他年两翁各赋归,思山便可拏舟去。

(0)

东津夜饮送岑穰彦休赴阙

东门何煌煌,骊驹络金羁。
朱颜照秋鞠,炯炯青云姿。
往登芸香阁,编书给隃麋。
予方滞江汉,发轫将安之风林舞危叶,霜畦杀青蕡。
车马如上州,朝天逐高云。
行迈岂不劳,欲书竹帛勋。
岁晏重感慨,我独念离群。

(0)

范蜀公得请再致仕蜀公作谋命某次韵

老恋林泉拒衮衣,高山景行众思齐。
久膺重任当先觉,独以清风激众迷。
越相家声千载後,商公旧隐白云西。
坐令贪懦趋忠厚,寄语狂童勿芥鸡。

(0)

谷隐饮中以采菱渡头风起策杖村西日斜为韵探

东西南北人,志向各有在。
一言契所适,纠缠胡可解。
英英坐上客,声闻著寰海。
婆娑诸侯邦,未去亮天縡。
顾余寸有长,葑菲误见采。
山空佛宫冷,秉烛集飞盖。
笑歌触松风,出谷作天籁。
後夜风雨时,惟应鬼神会。

(0)

吕颜野饮醉中寄五绝句次其韵

手持金盏滟斜晖,目送归鸿万里飞。
还似习家池上日,醉中倒载接{上四下离}归。

(0)

神松岭即岳神为珪禅师一夕自北岭移者

初闻百梁村,拔自天池井。
今知万松冈,一夕趋北岭。
顾兹挟山威,何心罔知警。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