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腊 月 见 桃 花 宋 /杨 时 脂 脸 轻 匀 作 艳 妆 ,未 应 洁 白 似 梅 香 。夭 红 不 见 凌 霜 操 ,漫 向 春 前 取 次 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洁白(jié bái)的意思:非常干净、纯洁无瑕的状态或品质。
凌霜(líng shuāng)的意思:凌霜指的是能够在严寒的冬天中忍受住寒冷,继续前行的意志和毅力。
梅香(méi xiāng)的意思:指梅花的香气,比喻文人墨客的高尚品质和独立人格。
轻匀(qīng yún)的意思:形容声音轻柔悦耳。
取次(qǔ cì)的意思:取次指的是频繁地接连做事,形容行动迅速、连续不断。
霜操(shuāng cāo)的意思:霜操指用手指或手掌拍打霜冻的植物,比喻耐寒的精神品质。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艳妆(yàn zhuāng)的意思:指化妆得过于鲜艳,过于浓重的妆容。也形容事物过于华丽夸张。
夭红(yāo hóng)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明亮。也可形容某些事物生命力旺盛、充满活力。
- 注释
- 脂脸:形容女子皮肤白皙。
轻匀:轻薄而均匀。
艳妆:华丽的妆容。
未应:不应仅限于。
洁白:皮肤白皙。
似梅香:像梅花的清香。
夭红:鲜艳的花朵。
凌霜操:经受霜雪考验的节操。
漫:随意。
向春前:在春天来临之前。
取次芳:争艳,竞相开放。
- 翻译
- 她用轻盈的脂粉妆扮出娇艳的脸庞,虽然肤色洁白如梅,但并不单纯以清香自比。
鲜艳的花朵并未展现出经霜的坚韧品格,只是随意在春天来临之前争艳一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桃花盛开的情景。"脂脸轻匀作艳妆,未应洁白似梅香"两句,用精致的语言形容了桃花的美丽,它们如同经过精心装扮的面颊,虽然尚未完全展现出它们的洁白,但已散发出与梅花相似的清香。这里的对比不仅强调了桃花的纯洁,也暗示了春意渐浓。
"夭红不见凌霜操,漫向春前取次芳"两句,则通过写实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夭红"指的是早逝的花朵,不见它们在寒霜中凋零,这里的"凌霜操"既形容了春日温暖,也暗示了一种无常。而"漫向春前取次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捕捉春天美好的渴望,希望能够在春季到来之前再次体验到花的芬芳。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细腻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生命短暂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渔父·扁舟沧浪叟
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
不自道乡里,无人知姓名。
朝从滩上饭,暮向芦中宿。
歌竟还复歌,手持一竿竹。
竿头钓丝长丈馀,鼓枻乘流无定居。
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凯歌六首
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
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
蒲海晓霜凝剑尾,葱山夜雪扑旌竿。
鸣笳擂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
大夫鹊印摇边月,天将龙旗掣海云。
月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
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暮雨旌旗湿未干,胡尘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火山云歌送別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