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阿彼有人,葺宇映脩竹。
露箨新旧斑,风梢动摇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自然的山居生活场景。开篇“山阿彼有人,葺宇映脩竹”两句,通过设定一个隐逸之人的居所,借“有人”二字传达出一种人迹罕至的幽深感,而“葺宇映脩竹”则更进一步描绘出这处山中别墅被竹林环绕的情景。这里的“葺宇”指的是修筑屋宇,可能是用竹子搭建的小木屋或茅草屋顶,既表达了居所的自然与简朴,也映射出了主人的隐逸情怀。
接下来的“露箨新旧斑,风梢动摇绿”两句,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露箨”指的是竹叶上沾满了露水,而“新旧斑”则形象地描述了竹叶中新旧交替的情状,通过这种描绘传达出时间流逝和生命更新换代的意境。紧接着,“风梢动摇绿”一句,则是对风吹过竹林时,那些随风摇曳的竹梢与其带来的生机勃勃的绿色进行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生不息的一面。
最后,“此君自虚心,主公今实腹”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和满足感。“此君”指的是山中的隐者,而“自虚心”则是说这种人能够保持一种空明澄净的心灵状态,不为尘世所染。而“主公今实腹”一句,可能是在比喻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虽然物质丰富(“实腹”指的是吃得饱满),但内心却未必如山中的隐者那般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简约生活和精神超脱物欲的心向往。
头白已无行脚念,自开荒寺住烟萝。
门前路到潇湘尽,石上云归岳麓多。
南祖衣盂曾礼谒,东林泉月旧经过。
闲来松外看城郭,一片红尘隔逝波。
天策二首作,境幽搜亦玄。
阁横三楚上,题挂九霄边。
寺额因标胜,诗人合遇贤。
他时谁倚槛,吟此岂忘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