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见松树偃,时闻鸟声闲。
《烂柯山四首·其一最高顶》全文
- 翻译
- 白云引导着仪仗前行,青苔小径上还有谁来来往往。
渐渐看到松树倒伏,不时听到鸟儿悠闲的鸣叫声。
忽然间,喧嚣的气氛消失殆尽,我独自面对重重叠叠的山峦。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独自徘徊的诗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交流。
"白云引策仗,苔径谁往还。"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白云似有意识地引领着诗人的步伐,而脚下的苔径则显得空寂,没有人迹。这里的“策仗”一词既形容了云朵飘逸如同引导者的姿态,也暗示了一种超自然力量在主宰这一切。
"渐见松树偃,时闻鸟声闲。" 接下来的景象则是山林中的宁静与生命力,松树的倾斜和间或传来的鸟鸣都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以及时间的流动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细节的捕捉,展现了一种内心世界的丰富。
"豁然喧氛尽,独对万重山。" 最后两句则是情感的高潮,"豁然"一词表达了诗人突然间的心境变化,仿佛所有俗世的喧哗都已消逝无踪,只剩下诗人与那万重叠嶂的山相对峙。这里,“独对”二字更强调了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体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于世外、与自然合一的心境,以及那种在山林中找到精神寄托的孤独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乾明寺与苏斋同游
七圣游兹山,忽迷不知路。
相传几岁年,兹山尚如故。
在圣迷亦奇,古今问遗步。
我来得与君,萍逢偶相聚。
华尊倾山房,畴昔纾衷素。
百意难尽宣,欲言色相顾。
对此古奇踪,怅然发遥慕。
朗晰岂不贤,皦皦世所恶。
大道尚浑沦,退藏戒轻露。
乃知匪所迷,冥理此中寓。
莞然向古人,千载藉微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