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烂柯山四首·其一最高顶》
《烂柯山四首·其一最高顶》全文
唐 / 刘迥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白云引策仗,苔径谁往还

渐见松树偃,时闻鸟声闲。

豁然喧氛尽,独对重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独对(dú duì)的意思:单独面对,没有帮助或支持

豁然(huò rán)的意思:形容突然明白或猛然间豁然开朗的心情。

松树(sōng shù)的意思:松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成语“松树”比喻心胸开阔、坚韧不拔。

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重山(ch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峰叠嶂,形势险要。

翻译
白云引导着仪仗前行,青苔小径上还有谁来来往往。
渐渐看到松树倒伏,不时听到鸟儿悠闲的鸣叫声。
忽然间,喧嚣的气氛消失殆尽,我独自面对重重叠叠的山峦。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独自徘徊的诗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交流。

"白云引策仗,苔径谁往还。"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白云似有意识地引领着诗人的步伐,而脚下的苔径则显得空寂,没有人迹。这里的“策仗”一词既形容了云朵飘逸如同引导者的姿态,也暗示了一种超自然力量在主宰这一切。

"渐见松树偃,时闻鸟声闲。" 接下来的景象则是山林中的宁静与生命力,松树的倾斜和间或传来的鸟鸣都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以及时间的流动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细节的捕捉,展现了一种内心世界的丰富。

"豁然喧氛尽,独对万重山。" 最后两句则是情感的高潮,"豁然"一词表达了诗人突然间的心境变化,仿佛所有俗世的喧哗都已消逝无踪,只剩下诗人与那万重叠嶂的山相对峙。这里,“独对”二字更强调了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体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于世外、与自然合一的心境,以及那种在山林中找到精神寄托的孤独美。

作者介绍

刘迥
朝代:唐

刘迥[唐](约公元七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口卿,徐州彭城人,刘知几第六子。生卒年均不祥,约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前后在世。以刚直称。第进士,历殿中侍御史,佐江淮转运使。时新遭安、史乱,迥馈运财赋,尽力于职。大历初,(公元七六六年左右)为吉州刺史,治行尤异。累迁给事中。迥著有文集五卷,《新唐书志》及《旧唐书本传》)行于世。
猜你喜欢

滁州道中雨

滁州城郭接天还,高下肩舆春雨间。

古坂长桥泥滑滑,苍林幽谷水潺潺。

溪要半渡迟回马,树顶时摩出没山。

行路苦难真自哂,题诗聊复破愁颜。

(0)

出塞曲赠申将军

金阙星驰奏捷文,玉关昨夜羽书闻。

将军不画麒麟阁,沙漠谁空豺虎群。

(0)

初夏自姑苏返棹过嘉禾宿万寿山作

游兴随缘变,归帆信晚风。

树阴沈水碧,霞彩散波红。

落日城初背,前村寺忽逢。

吾心忘厌悦,莫讶屡西东。

(0)

乾明寺与苏斋同游

七圣游兹山,忽迷不知路。

相传几岁年,兹山尚如故。

在圣迷亦奇,古今问遗步。

我来得与君,萍逢偶相聚。

华尊倾山房,畴昔纾衷素。

百意难尽宣,欲言色相顾。

对此古奇踪,怅然发遥慕。

朗晰岂不贤,皦皦世所恶。

大道尚浑沦,退藏戒轻露。

乃知匪所迷,冥理此中寓。

莞然向古人,千载藉微晤。

(0)

淮角楼

历尽湖山兴未降,袁宏何处倚吟艭。

夜深淮角楼边月,直照东南扬子江。

(0)

蟠龙山

登蟠龙兮高绝尘,十转百转回回新。

小桥岩壑迸流水,中有石室居仙人。

斜阳在树白鹤鸣,长峰短峰殊晦明。

须臾洞口阴风起,吹作瑶空飞练声。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