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场屋(chǎng wū)的意思:指虚伪、假装的样子或行为。
词林(cí lín)的意思:指中国词语分类的一种系统,用于汉字词语的分类和归纳。
公孙(gōng sūn)的意思:指人的名字,也可指代某个姓氏。
骨清(gǔ q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心地纯洁。
国家(guó jiā)的意思: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的整体。
兼言(jiān yán)的意思:同时说两种相反或矛盾的话
里人(lǐ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人,也可以指内部人员。
龙头(lóng tóu)的意思:指某一事物或组织的核心或领导者。
儒术(rú shù)的意思:指儒家学说中的思想、理论和技艺。
束发(shù fà)的意思:将头发束起来,不散乱。
为国(wèi guó)的意思:为了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
相者(xiāng zhě)的意思:指能够准确判断事物情况的人,具有卓越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著名(zhù míng)的意思:指非常有名,广为人知的。
- 翻译
- 自少年时就闻名于文坛,如今带着书剑踏上西行之路。
乡亲们预言我有龙的吉祥,算命先生也称赞我品性如獬豸般清正。
笔法老练定非科举之作,声音和谐必定为国家发声。
汉朝朝廷里的儒家学者大多显赫,无需提及公孙述或董仲舒这样的例子。
- 注释
- 束发:指青少年时期。
词林:文学领域。
书剑:代指读书人的身份和武器。
西行:向西去,可能指离开家乡或出仕。
预谶:预言或预示。
龙头:比喻吉祥或领导地位。
豸骨:古代獬豸象征公正,此处形容人的品行清廉。
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
国家鸣:为国家发声,承担社会责任。
汉廷儒术:汉代的儒家学说在朝廷中占据重要地位。
董生:董仲舒,西汉儒家大师。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送赴省诸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正在送别自己的朋友们,他们即将参加科举考试前往京城。此时的诗人充满了对朋友美好前程的祝愿和期待。
"束发词林久著名" 表明这些赴省的学子们在文学上已经小有成就。"及兹书剑始西行" 则描绘出他们带着书籍和笔墨,踏上了前往京城的旅程。
"里人预谶龙头喜" 和 "相者兼言豸骨清" 显示了家乡人们对他们的未来充满期待,甚至算命的人也预测到了他们将来的辉煌成就。
"笔老定非场屋作" 强调这些学子们的文学才华不是短期内能够练就的,而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声和必为国家鸣" 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未来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信心。
最后两句 "汉廷儒术多通显,不说公孙说董生" 暗示这些学子们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还可能在儒家经典和各种学问上都有深厚的造诣,甚至能够与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公孙龙、董仲舒相提并论。
整首诗洋溢着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科举文化的认同和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