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离青荔浦,即到绿蘋滨。
缓屐随群鸟,閒亭得主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青荔浦出发,抵达绿蘋滨的乡村之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对乡村风俗的深切感受。
首句“初离青荔浦,即到绿蘋滨”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旅程的起点与终点,青荔与绿蘋,色彩鲜明,暗示了旅途中的清新与生机。接着,“缓屐随群鸟,閒亭得主人”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行旅状态,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共处,仿佛融入了一幅宁静的画卷之中。诗人漫步在乡间小道上,偶尔停下脚步,在闲适的亭台中寻找心灵的归宿,与乡村的主人交流,体验着人情的温暖。
“松阴抽野菜,竹叶脍江鳞”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自然之美。松树下,野菜生长,竹林间,江鱼被切成片,准备烹调。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乡村的丰富物产,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通过“抽”和“脍”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采摘与烹饪的过程,充满了生活气息。
最后,“风俗犹馀古,云中拟结邻”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古老风俗的欣赏与向往。他认为这里的风俗保留了古代的淳朴与美好,甚至萌生了想要在此定居的念头。这种情感流露,既是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也是对现代都市生活的某种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和谐生活方式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描绘,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职在内庭宫阙下,厅前皆种紫薇花。
眼明忽傍渔家见,魂断方惊魏阙赊。
浅色晕成宫里锦,浓香染著洞中霞。
此行若遇支机石,又被君平验海槎。
薛公门下人,公子又相亲。
玉佩迎初夜,金壶醉老春。
葛衣香有露,罗幕静无尘。
更羡风流外,文章是一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