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其四》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其四》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此地经年赤,川原熯欲烧。

夏畦初过两,秋麦仅宜荞。

岁歉租仍在,民贫业半凋。

纷纷使者,谁与驻征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川原(chuān yuán)的意思:指河流的原始水源,比喻事物的根本、源头。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地经(dì jīng)的意思:指地理知识丰富,对地理情况了如指掌。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秋麦(qiū mài)的意思:指秋季播种的麦子,比喻秋天的丰收或者努力工作的成果。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夏畦(xià qí)的意思:指夏季田间的土地。

征轺(zhēng yáo)的意思:指国家元首巡视各地,检查民情、治理国家的行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中元节时,前往陵墓途中遭遇雨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贫困与苦难。

首联“此地经年赤,川原熯欲烧”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土地的贫瘠和干旱的严重程度,仿佛大地被烈火焚烧,一片焦灼之色。接着,“夏畦初过两,秋麦仅宜荞”进一步说明了农作物生长的艰难,夏季的田地刚刚过去,秋季的麦田只能勉强种植一些耐旱的荞麦,形象地展示了农业生产的困境。

颔联“岁歉租仍在,民贫业半凋”揭示了社会经济的萧条,尽管收成不佳,但赋税依然沉重,人民生活困苦,许多产业因为缺乏资金和劳动力而半数凋零。这种对比强烈地反映了社会不公和民生疾苦。

尾联“纷纷汉使者,谁与驻征轺”则表达了对官府官员的无奈和失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即使有汉代那样的使者前来巡视,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无法为百姓带来实际的帮助或改变。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底层民众命运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明代社会中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官府治理的无力,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和人文关怀精神。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梁雅乐歌五首·其一应王受图曲

应王受图,荷天革命。乐曰功成,礼云治定。

恩弘庇臣,念昭率性。乃眷三才,以宣八政。

愧无则哲,临渊自镜。或戒面从,永隆福庆。

(0)

王昭君叹二首·其二

今朝犹汉地,明旦入胡关。

高堂歌吹远,游子梦中还。

(0)

大梨诗

大谷常流称,南荒本足珍。

绿叶已承露,紫实复含津。

(0)

和萧洗马画屏风诗二首·其二秋夜凉风起

佳人在河内,征夫镇马邑。

零露一朝团,中夜两垂泣。

气爽床长冷,天寒针缕涩。

红颜本暂时,君还讵相及。

(0)

秋风曲三首·其三

北牖风摧树,南篱寒蛩吟。

庭中无限月,思妇夜鸣砧。

(0)

乌栖曲四首·其一

沙棠作船桂为楫,夜渡江南采莲叶。

复值西施新浣沙,共向江干眺月华。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