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二歌兮歌再陈,披奏到今常戚辛。
《江南潮灾叹七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川(bǎi chuān)的意思:指众多的河流汇聚成大河,比喻众多的事物汇集在一起。
倒回(dǎo huí)的意思:回到过去,重新进行或回顾。
洪涛(hóng tāo)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洪水。
气压(qì yā)的意思:形容气势或威力非常强大。
七月(qī yuè)的意思:指夏天的七月,也可泛指夏季。
束手(shù shǒu)的意思:指被迫放弃抵抗或行动。
天纲(tiān gāng)的意思:指天的纲纪,比喻社会的基本法则或道德准则。
望日(wàng rì)的意思:指盼望好天气或好运气。
为鱼(wéi yú)的意思:为了鱼而做出牺牲或付出代价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月望(yuè wàng)的意思:指月亮在天空中升起或出现的情景。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江南潮灾叹七首》中的第二首,以“有奏有奏自南来,七月望日潮为灾”开篇,描绘了南方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发生的洪水灾害。诗人通过“天纲浡潏洪涛涌,气压百川为倒回”形象地描述了洪水汹涌澎湃,甚至将百川之水倒流的惊人景象。
接下来,“纵有禹也应束手,胥为鱼矣惟增哀”两句,表达了即使像大禹这样的治水英雄也无法应对如此严重的水灾,使得百姓如同鱼儿般无助,增加了哀伤之情。最后,“呜呼二歌兮歌再陈,披奏到今常戚辛”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场灾难的深切哀悼和对受灾民众的同情,以及对后世的警示之意。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