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酬 元 员 外 三 月 三 十 日 慈 恩 寺 相 忆 见 寄 唐 /白 居 易 怅 望 慈 恩 三 月 尽 ,紫 桐 花 落 鸟 关 关 。诚 知 曲 水 春 相 忆 ,其 奈 长 沙 老 未 还 。赤 岭 猿 声 催 白 首 ,黄 茅 瘴 色 换 朱 颜 。谁 言 南 国 无 霜 雪 ,尽 在 愁 人 鬓 发 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鬓发(bìn fà)的意思:指鬓角上的头发,常用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头发已经开始变白。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长沙(cháng shā)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坚定不移,不易改变。
赤岭(chì lǐng)的意思:指旗帜、军旅中的红色山岭,比喻坚定的信念和不可逾越的障碍。
愁人(chóu rén)的意思:令人忧虑、令人烦恼的事物或情况。
慈恩(cí ēn)的意思:慈悲的恩惠。
发间(fā jiān)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相互传递、交流或传播。
关关(guān guān)的意思:形容关系密切或相互依存。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其奈(qí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忍受或无可奈何的心情。
曲水(qǔ shuǐ)的意思:曲水,指水流弯曲蜿蜒的样子。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桐花(tóng huā)的意思:指人生短暂,比喻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相忆(xiāng yì)的意思:相互怀念、相互思念
月尽(yuè jìn)的意思:指月亮快要落下或消失的时候。
瘴色(zhàng sè)的意思:指瘴气弥漫、毒雾蔓延的景象,也用来形容病态的面色或阴沉的气氛。
朱颜(zhū yán)的意思:朱颜指的是红色的脸色,形容人的面色红润。
- 注释
- 怅望:惆怅地远望。
慈恩:指慈恩寺,唐代著名寺庙。
三月尽:农历三月结束,春天即将过去。
紫桐:紫色的桐树,常用来象征春天。
鸟关关:鸟儿的叫声,关关是鸟鸣的声音。
曲水:古代的一种宴游活动,水流弯曲处设席饮酒,借以赋诗。
长沙:古地名,这里指诗人所在之地。
赤岭:泛指南方边远地区。
猿声:猿猴的叫声,常带给人哀怨之情。
黄茅瘴色:黄茅,长有黄色茅草的地方,多指南方湿热之地;瘴色,指南方湿热地区的瘴疠之气。
朱颜:红润的面色,代指青春年华。
南国:南方地区。
鬓发:两鬓和头发,代指年纪。
- 翻译
- 惆怅地望着慈恩寺,三月已过,紫桐花凋谢,鸟儿关关鸣叫。
我确实知道你在曲水边春日的回忆中想念我,但无奈我身在长沙还未归去。
赤岭的猿声催人老去,黄茅的瘴气改变了红润的面色。
谁说南方没有霜雪,它们都悄悄藏在了忧愁人的鬓发之间。
- 鉴赏
诗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或故土的怀念之情。开篇两句“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描绘出时间流逝、季节更替与自然景物间接的离别之感,"紫桐花"和"鸟关关"都是对遥远乡愁的写照。
接着,“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无法归去的无奈。这里的“曲水”可能是指诗人所在之地的一条河流,而“长沙老”则暗示了时光荏苒,岁月匆匆。
中间两句“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展示了时间对人的身心影响。"赤岭猿声"使人感到岁月的压力,而"黄茅瘴色换朱颜"则是对时光流逝、人老珠黄的无情描绘。
最后两句“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通过对南方是否也有冬雪的疑问,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孤寂。这里的“霜雪”不仅是自然现象的写实,也象征着诗人的哀愁和白发。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二十三
幸自十分,画出一半。我便是渠,略无思算。
无思算处妙难传,忿怒那吒吃痛拳。
道不是道,禅不是禅。星驰电掣,汉语胡言。
蓦地揭起脑盖,依前舌拄梵天。
咄,是甚么面目,可怜只有些儿栗棘金圈,尽底分付常山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