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听 莺 曲 唐 /韦 应 物 东 方 欲 曙 花 冥 冥 ,啼 莺 相 唤 亦 可 听 。乍 去 乍 来 时 近 远 ,才 闻 南 陌 又 东 城 。忽 似 上 林 翻 下 苑 ,绵 绵 蛮 蛮 如 有 情 。欲 啭 不 啭 意 自 娇 ,羌 儿 弄 笛 曲 未 调 。前 声 后 声 不 相 及 ,秦 女 学 筝 指 犹 涩 。须 臾 风 暖 朝 日 暾 ,流 音 变 作 百 鸟 喧 。谁 家 懒 妇 惊 残 梦 ,何 处 愁 人 忆 故 园 。伯 劳 飞 过 声 跼 促 ,戴 胜 下 时 桑 田 绿 。不 及 流 莺 日 日 啼 花 间 ,能 使 万 家 春 意 闲 。有 时 断 续 听 不 了 ,飞 去 花 枝 犹 袅 袅 。还 栖 碧 树 锁 千 门 ,春 漏 方 残 一 声 晓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鸟(bǎi niǎo)的意思:形容鸟儿争飞的热闹景象。
碧树(bì shù)的意思:指翠绿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变作(biàn zuò)的意思:变成,转化为
伯劳(bó láo)的意思:指人做事不计较辛苦和报酬,默默无闻地为他人付出。
不了(bù liǎo)的意思:表示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或无法解决问题。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残梦(cán mèng)的意思:指梦境中的幻觉或虚幻的事物。
朝日(cháo rì)的意思:早上的太阳,比喻新时代的光明和希望。
愁人(chóu rén)的意思:令人忧虑、令人烦恼的事物或情况。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春漏(chūn lòu)的意思:形容春天降临时,水源充沛,泉水流出的声音。
戴胜(dài shèng)的意思:指戴上胜利的帽子,形容取得了胜利。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过声(guò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经过,表示声音传播的意思。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忽似(hū sì)的意思:突然变得像某种情况或者像某种事物。
近远(jìn yuǎn)的意思:近距离和远距离。
局促(jú cù)的意思:指空间狭小,使人感到不舒适或不自在。
可听(kě tīng)的意思:指声音或音乐动听悦耳。
懒妇(lǎn fù)的意思:指懒惰的妇女,形容女性懒散不勤劳。
流莺(liú y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流音(liú yīn)的意思:指音乐、歌声等流动悠扬,优美动听。
蛮蛮(mán mán)的意思:形容态度粗鲁、野蛮、不讲礼貌。
绵绵(mián mián)的意思:连绵不断、不绝。
绵蛮(mián mán)的意思:形容柔软、绵软,没有力量。
冥冥(míng míng)的意思:意味深长、神秘莫测
南陌(nán mò)的意思:指南方的大道或街道。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女学(nǚ xué)的意思:女学指女子的学问或学习。
前声(qián shēng)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发生之前的预兆或征兆。
千门(qiān mén)的意思:指非常多的门派或流派。
秦女(qín nǚ)的意思:指美丽动人的女子。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桑田(sāng tián)的意思:比喻沧海桑田之变化,形容世事变迁。
上林(shàng lín)的意思:指皇家园林,也用来形容花木繁盛、景色优美的地方。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下苑(xià yuàn)的意思:指离开高位,下到底层或平民之中。
下时(xià shí)的意思:指逆境或困难时期。
相及(xiāng jí)的意思:相互关联或相互影响
相唤(xiāng huàn)的意思:相互呼唤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音变(yīn biàn)的意思:指音韵的变化,特指汉字读音的变化。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万家春(wàn jiā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气息弥漫到每个家庭,万物复苏。
- 注释
- 东方:指太阳升起的方向。
欲曙:快要天亮。
冥冥:形容昏暗。
啼莺:啼叫的黄莺。
相唤:互相呼唤。
乍去乍来:一会儿离开,一会儿又回来。
时近远:时远时近。
南陌:南方的小路。
东城:东边的城墙。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下苑:百姓的花园。
绵绵蛮蛮:形容连续不断。
意自娇:自己显得娇媚。
羌儿:羌族的小孩。
弄笛:吹奏笛子。
秦女:指秦地的女子。
筝:一种弦乐器。
指犹涩:手指还不熟练。
流音:指鸟鸣声。
百鸟喧:百鸟齐鸣的热闹景象。
伯劳飞过:伯劳鸟快速飞过。
声局促:叫声短促。
戴胜:一种鸟类。
桑田绿:桑田一片翠绿。
流莺:在花间飞翔的黄莺。
春意闲:宁静的春意。
断续:时断时续。
锁千门:形容鸟鸣声回荡在许多门户之间。
春漏:古代计时工具,这里指时间。
方残:刚刚过去。
一声晓:一声报晓的鸡鸣。
- 翻译
- 东方即将破晓,花朵在昏暗中开放,黄莺的叫声也十分悦耳。
它们忽远忽近,一会儿在南边的小路,一会儿又在东边的城墙。
仿佛从皇家园林飞到了百姓花园,黄莺的叫声绵延不断,充满情感。
它想唱歌却不唱,显得娇羞,像是羌族小孩吹笛子还没找到调。
前一声后一声无法连贯,像秦地女子弹筝手指还不熟练。
突然间风和日暖,阳光初照,鸟鸣声变成了百鸟的喧闹。
哪个懒妇被鸟鸣惊醒,又有哪位忧郁的人在回忆故乡?
伯劳鸟飞过,叫声急促,戴胜鸟落下时,桑田一片翠绿。
比不上流莺每日在花间啼叫,让千家万户感受到宁静的春意。
有时鸟鸣声断断续续,鸟儿飞离花枝,尾羽还在摇曳。
最后停留在碧绿的树枝上,直到清晨的钟声响起,宣告新的一天开始。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听莺曲》,通过描绘春日花间莺鸟的歌唱,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捕捉。诗中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莺鸟啼鸣的情景,以及它与其他音响之间的和谐共鸣。
“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开篇即描绘了拂晓时分,东方天边渐显曙光之际,花间莺鸟开始啼叫,它们的鸣声清晰可闻。
“乍去乍来时近远,才闻南陌又东城。”诗人通过对莺鸟飞行和鸣叫距离感的描写,传达了它们自由自在、恣意飞翔的情景。
“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这里借用《诗经》中的“上林”和“翻下苑”,形象地表达莺鸟歌唱的连绵不绝,如同有人之情感一般。
“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莺鸟似乎在玩味着自己的鸣叫,而羌族孩童吹奏的笛子尚未能完全和谐,这里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美感的细腻把握。
“前声后声不相及,秦女学筝指犹涩。”莺鸟的歌唱与其他声音交织,而秦地女子学习弹奏筝琴,手指尚且生疏,这两句强调了音乐艺术的难度和对技艺的追求。
“须臾风暖朝日暾,流音变作百鸟喧。”随着时间的推移,春风温煦,曙光渐明,莺鸟的歌唱汇聚成百鸟争鸣的热闹景象。
“谁家懒妇惊残梦,何处愁人忆故园?”诗中插入了对某个家庭中懒散的女子被莺声惊醒,以及某些思念旧园的人的情感描写,这在情感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鸣形成鲜明对比。
“伯劳飞过声局促,戴胜下时桑田绿。”这里通过伯劳(一种鸟类)飞过的声音紧迫感,以及戴胜(一种水鸟)的降落,诗人再次强调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不及流莺日日啼花间,能使万家春意闲。”莺鸟每日在花间啼鸣,它们的歌唱如同春天的使者,让所有家庭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悠闲气息。
“有时断续听不了,飞去花枝犹袅袅。”诗人承认,有时候连绵不断的声音也会中断,而莺鸟飞离花枝时留下的回音仍旧柔和而迷人。
“还栖碧树锁千门,春漏方残一声晓。”最后,诗人描写了莺鸟返回绿色的大树间筑巢,以及清晨的钟声余韵尚存,这样的细节描绘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
这首诗通过对莺鸟歌唱和春天自然景象的精美描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与对生活之美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