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池上三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行(chéng háng)的意思:指事物按照既定的规则、顺序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鸣蝉(míng chán)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感受。
亭馆(tíng guǎn)的意思:指亭子和馆子,泛指建筑物。
纨扇(wán shàn)的意思:形容女子轻盈、柔美的举止和风度。
新恨(xīn hèn)的意思:指新的仇恨或新的仇敌。
夜夜(yè yè)的意思:夜晚连续的每一个晚上。
迎秋(yíng qiū)的意思:迎接秋天的到来
- 注释
- 落日:夕阳。
鸣蝉:蝉鸣。
夏木:夏日树木。
荒:荒凉。
芙蓉:荷花。
半落:凋零。
柳:柳树。
成行:独自排列。
纨扇:薄丝扇,古时富贵人家所用。
新恨:新的愁绪。
亭馆:亭台楼阁。
迎秋:迎接秋天。
夜夜凉:每晚都清凉。
- 翻译
- 夕阳下蝉鸣声起,夏日树木显得荒凉,
荷花凋零,柳树成行独自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田园风光图。"落日鸣蝉夏木荒",画面中太阳已经开始下沉,蝉在树梢间鸣叫,而夏日的树木则显得有些萧瑟。这不仅是对景物的一种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芙蓉半落柳成行",荷花已经开始凋零,而垂柳却依然茂盛,一片生机勃勃之态。
接下来的两句"何人纨扇生新恨,亭馆迎秋夜夜凉"则转向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提到的“何人”可能是诗人自指,也可能是对周围环境中某个人的暗示。在这个夏日的傍晚,有人持着纨扇(一种用羽毛制成的小扇子),似乎是在生出新的忧虑或思绪。随后“亭馆迎秋夜夜凉”则描写了诗人在凉爽的夜晚,于亭台楼阁之间,感受着夏日渐去、秋风初起的凉意。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摹和内心情感的细微抒发,展现了一种淡远幽深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