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共烟云远,山连薮泽长。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巩 兴 宗 题 回 峰 寺 赠 明 山 主 宋 /王 之 道 江 共 烟 云 远 ,山 连 薮 择 长 。日 从 三 伏 烈 ,风 借 九 秋 凉 。休 作 桃 花 观 ,聊 同 柏 子 香 。相 逢 无 一 事 ,不 必 下 禅 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子(bǎi zǐ)的意思:指柏树,比喻品德高尚、坚贞不屈的人。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禅床(chán chuáng)的意思:指禅宗僧人修行时所用的床榻,也指修行禅定的地方。
薮泽(sǒu zé)的意思:指积水的沼泽地,比喻困境或险恶的环境。
九秋(jiǔ qiū)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秋天。
秋凉(qiū liáng)的意思:秋天的凉爽。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一事(yī shì)的意思:指做事没有任何成果,一无所获。
柏子香(bǎi zǐ xiāng)的意思:指柏木散发出的香气,比喻品德高尚、令人敬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图景。开篇“江共烟云远,山连薮泽长”两句,勾勒出一片开阔而又宁静的自然风光,其中“江共烟云远”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远方或高远理想的向往,而“山连薮泽长”则表现了山水相连的壮丽景色。
接下来的“日从三伏烈,风借九秋凉”两句,则写出了季节变化和自然界的温度转换。其中,“日从三伏烈”形象地描绘出炎热夏季的阳光,而“风借九秋凉”则是对深秋凉爽气候的赞美,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四季变化的细腻感受和审美态度。
中间的“休作桃花观,聊同柏子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体验到的悠闲生活。其中“休作桃花观”可能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太过忙碌于世俗之事,而应当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而“聊同柏子香”则是对那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最后,“相逢无一事,不必下禅床。”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心态。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偶尔的邂逅,也无需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只是在静谧之中,体会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宁静、超脱世俗纷扰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把握与平和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雨用苏岐亭韵
更漏响沈沈,铜壶滴金汁。
遣兴与裁诗,含毫纸欲湿。
似云石燕飞,哀祈幸一得。
潭底起乖龙,如奉律令急。
蛙鼓亦齐鸣,唼喋乱鹅鸭。
阵阵势倾盆,缕缕烟垂幕。
离披蜀葵黄,狼藉鸡冠赤。
净洗六街尘,水碧复沙白。
茅屋顿凉生,微香吹衣帻。
一雨一犁金,贫民免啜泣。
从此庆丰年,禾黍盈无缺。
原野景色新,能遣悲秋客。
且暂解焦劳,小榻呼觞集。
论诗
好诗如佳人,嫣然媚幽独。
铅华屏不御,葆此无瑕玉。
巧笑流瑳那,蛾眉腾曼绿。
一顾失倾城,何必炫奇服。
又如闻好鸟,应节喧百族。
引吭扬天和,喁于叶弦乐。
春花仓庚歌,夜月杜鹃哭。
微物讵有知,听者感衷曲。
始知心之声,不在斗繁缛。
笑啼根至性,风萧任枨触。
勿使天籁乖,要令老妪觉。
神充貌自腴,至味乃蕴蓄。
自从齐梁来,藻缋眩凡目。
土木饰金貂,珷玞荐文椟。
旁观岂不好,所苦真意斫。
兰苕集翡翠,无由起遐瞩。
嗟余少耽吟,月露困雕琢。
牢笼及光景,镂刻到草木。
迩来喜平淡,绮语久阁束。
悲欢不自禁,涉笔或累辐。
色黜剪彩艳,声异叩缶俗。
妇人职中馈,岂事勤著录。
讵知风人志,性灵藉陶淑。
发情止礼义,本自三百牍。
至音谐宫商,六义有正鹄。
吾言或非迂,试取反覆读。
《论诗》【清·李含章(兰贞)】好诗如佳人,嫣然媚幽独。铅华屏不御,葆此无瑕玉。巧笑流瑳那,蛾眉腾曼绿。一顾失倾城,何必炫奇服。又如闻好鸟,应节喧百族。引吭扬天和,喁于叶弦乐。春花仓庚歌,夜月杜鹃哭。微物讵有知,听者感衷曲。始知心之声,不在斗繁缛。笑啼根至性,风萧任枨触。勿使天籁乖,要令老妪觉。神充貌自腴,至味乃蕴蓄。自从齐梁来,藻缋眩凡目。土木饰金貂,珷玞荐文椟。旁观岂不好,所苦真意斫。兰苕集翡翠,无由起遐瞩。嗟余少耽吟,月露困雕琢。牢笼及光景,镂刻到草木。迩来喜平淡,绮语久阁束。悲欢不自禁,涉笔或累辐。色黜剪彩艳,声异叩缶俗。妇人职中馈,岂事勤著录。讵知风人志,性灵藉陶淑。发情止礼义,本自三百牍。至音谐宫商,六义有正鹄。吾言或非迂,试取反覆读。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8767c6b0a941870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