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惠山寺次岭南曾使君韵》
《游惠山寺次岭南曾使君韵》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登临入古寺,泉石有馀清。

流水春申涧,寒云太伯城。

野花萦磴细,众壑俯阶平。

得句题壁何须姓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申(chūn shēn)的意思:指人们积极向上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畏权势,勇于实现自己的理想。

得句(de jù)的意思:得到了教训或教益。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题壁(tí bì)的意思:指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而在墙壁、屏风等上面题诗或作画。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野花(yě huā)的意思:指在野外生长的花朵,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或事物。

春申涧(chūn shēn jiàn)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得到解救或破局的希望出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惠山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首联“登临入古寺,泉石有馀清”开门见山,点明了地点和氛围,古寺之中,泉水与岩石相映成趣,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接下来的“流水春申涧,寒云太伯城”两句,通过流水与寒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历史的沉淀,春申涧的流水仿佛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太伯城上空的寒云则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野花萦磴细,众壑俯阶平”则是对寺内景致的细腻刻画,野花绕着石阶轻轻摇曳,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而众多山谷俯瞰着寺中的台阶,则营造了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最后,“得句还题壁,何须注姓名”表达了诗人创作的喜悦与洒脱,即使留下了诗句,也不必刻意留下自己的名字,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纯粹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惠山寺的美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历史、自然以及艺术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送沈君守宁波

五马去䟃?,孤城积水含。地收蚶蛤税,人与龙蛇参。

夷贡珠频入,仙书穴可探。

清贫君已惯,海味不须甘。

(0)

送三山姚志学知临川县得美字

禁钟催尽铜龙水,银蟾半坠鸦声起。

有客承恩出帝城,紫陌东风嘶騄駬。

锦筵祖饯百花前,金尊绿酒香浮蚁。

酒阑上马不可留,目断双凫碧云里。

瑶琴到日奏阳春,散作弦歌环百里。

桑麻随处蔼晴云,桃李满城簇香绮。

汝川之水千尺深,知君惠泽亦如此。

他年青史传循良,中牟善政宁专美。

(0)

阅古作寄简子启八首·其一

诗坛莫笑廉颇老,且放长兵接短兵。

批亢捣虚聊复尔,堂堂正正鬼神惊。

(0)

月夜过钟吾口号

两岸虫声夜转多,他乡无奈月明何。

碧天万里河流急,倚棹长吟一雁过。

(0)

二翁叹·其二

一翁虽贫身尚强,数年不见今还乡。

奔波道路何为者,为人驾船走湖湘。

湖湘米谷贱如土,人家急粜输官府。

商人得利不知止,满船又载新昌纸。

日夜行船不得休,遥遥捩舵赴章秋。

章秋留连竟不归,春来几见落花飞。

今年里甲频催迫,催得归来头尽白。

家中岁久贷人钱,雇直都还偿未得。

不如近处卖钗环,长过一月又得还。

(0)

三友图为杨学士题

苍山岁寒冰雪深,草木摇落惟枯林。

黄鹂无声幽谷冻,谁歌伐木求知音。

青牛老翁罗浮仙,此君心同铁石坚。

千岩万壑岚烟灭,直向山中傲冰雪。

夜半篝灯寻茯苓,还将锦瑟邀湘灵。

天寒翠袖酒力重,参横月落风泠泠。

觉来陡觉西湖晓,暗香春动苔枝袅。

青鸾飞下五龙吟,孤山千尺茆斋小。

自起开笼放鹤来,水光山色静依依。

高楼萧瑟华阳远,短棹平安剡曲归。

平生不解趋炎热,劲节芳心共高洁。

图画流传学士家,华堂一见真奇绝。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