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卷(bǎ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深奥、精妙。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初筵(chū yán)的意思:初次设宴招待客人。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东阁(dōng gé)的意思:指官员之间互相勾结、串通,共同进行腐败、贪污等不法活动。
赋诗(fù shī)的意思:指以优美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扶路(fú lù)的意思:帮助别人找到正确的道路或方向。
后尘(hòu chén)的意思:指在别人的身后受到影响或被比较。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沾巾(zhān jīn)的意思:指被牵连或染上不好的事物。
- 翻译
- 西方的宴会厅打开东边的门,最初的宴席上落满了尘埃。
音乐和歌声邀请着白发宾客,灯火照亮了青春的欢乐气氛。
直到深夜三更时分才结束欢宴,回头一看,梦境焕然一新。
刚刚写完诗墨还未干,独自翻书,不禁泪湿衣巾。
- 注释
- 西第:西方的宴会厅。
初筵:最初的宴席。
后尘:落满的尘埃。
笙歌:音乐和歌声。
白发:年长的宾客。
灯火:灯火照明。
青春:青春的欢乐。
扶路:扶着路走。
三更:深夜。
回头:回头看。
梦新:新的梦境。
赋诗:写诗。
墨湿:墨迹未干。
把卷:翻书。
沾巾:泪湿衣巾。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也称苏东坡)的作品,体现了他豪放不羁的风格和深沉的哲理。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人生、时光和艺术创作的思考。
"西第开东阁,初筵点后尘。"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安静而又庄重的氛围,西边的书房打开,东边的厅堂也被整理,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初筵"指的是刚开始的宴席,而"点后尘"则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反思。
"笙歌邀白发,灯火乐青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以及对青春的无限向往。即使头发已经变白,也仍然能够在音乐和酒精中找到快乐,就像灯光下的夜晚一样美好。
"扶路三更罢,回头一梦新。"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梦想的执着追求。长夜将尽,人生如梦,转身之间,又是一番新的开始。
"赋诗犹墨湿,把卷独沾巾。"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创作时的情景,笔下文字还未干,诗卷上依然留有墨香,这种对文学的执着和热爱,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青春和艺术创作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苏轼那种超脱世俗、自在飞翔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