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元子把人藏在墙壁后面,穰侯搜查宾客直到车内。
毒酒怎会错疑羊傅,匕首岂会加害魏公。
- 注释
- 元子:指代某个人物,可能是主角。
防壁:墙壁,此处可能指隐秘之处。
穰侯:古代官名,此处可能指有权势的人物。
搜客:搜查宾客。
定不疑:肯定不会怀疑。
羊傅:可能是某人的名字,也可能象征无辜的人。
匕首:短剑,常用于暗杀。
害魏公:加害魏国的领导人。
- 鉴赏
此联出自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端嘉杂诗二十首》中的第十九首。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深邃的智慧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元子置人防壁后”一句,取材自《左传》中的故事。元仲牟被晋侯命令去筑城,他担心士兵会逃跑,就在城墙后面设置了障碍物。这里借用此典故,暗示诗人对某种力量或事件的无奈与防御。
“穰侯搜客到车中”则源自《史记· 穰侯列传》。穰侯为秦国重臣,因私通外国,被秦孝公下令捉拿至车上审问。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力斗争的洞察和对被捕者的同情。
接下来的“鸩杯定不疑羊傅”一句,引用的是古代著名的鸩杯故事。相传古时有个叫羊子的医生,他发明了一种能分辨毒酒的杯子——鸩杯,用以测试酒中的毒性。诗人用此典故,强调某些判断是不会错的,比如识破奸谋或看透人心。
最后,“匕首何曾害魏公”则出自《战国策》中的一段故事,讲述了苏秦如何以 匕首(短剑)为信物,表明自己的忠诚。这里诗人借此典故,表达了对忠诚和信用的赞美。
整个联子通过历史事件的穿插引用,展示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敏锐的洞察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忠诚、智慧及权谋之间微妙关系的独特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二月朔日初游潭柘岫云寺作
西山两名寺,潭柘与香山。
香山信已佳,驺御曾往还。
春仲月之朔,言从易水旋。
岫云与我语,为我辟云关。
向导告前期,却借便道缘。
轻舆碾春露,前旌破晓烟。
屈折千回蹊,微露一线天。
榛莽嵌绝壁,登陟劳援攀。
约行二十里,乃至卢家滩。
川原渐开豁,梯山种春田。
茅屋凡数家,槎枒古树攒。
驱车历石磴,岩岌互钩连。
闻有泠泠声,不见淙石泉。
古柏翠蒙络,时有枯藤缠。
远峰缀丛枝,那辨枫杉楩。
披跻历万景,精蓝出云间。
风幡演妙偈,空乐诸天传。
旋礼满月相,使我尘虑蠲。
潭底老龙睡,有泉坠潨然。
忽欲呼起之,使雨东西阡。
其柘亦已枯,横陈庑西偏。
万木何非柘,孙枝轇曲卷。
阇黎语荒唐,颇熟公案禅。
对客称古迹,木几高架砖。
云有元公主,礼佛足所穿。
佛几曾度彼,与我何有焉。
稍坐白板阁,众美一揽全。
嵁岩莫遁隐,坻屿相郁盘。
回寻旧来路,似在图中看。
旷怀既詄荡,乐志都忘筌。
昨夏憩来青,不作弹指观。
《二月朔日初游潭柘岫云寺作》【清·弘历】西山两名寺,潭柘与香山。香山信已佳,驺御曾往还。春仲月之朔,言从易水旋。岫云与我语,为我辟云关。向导告前期,却借便道缘。轻舆碾春露,前旌破晓烟。屈折千回蹊,微露一线天。榛莽嵌绝壁,登陟劳援攀。约行二十里,乃至卢家滩。川原渐开豁,梯山种春田。茅屋凡数家,槎枒古树攒。驱车历石磴,岩岌互钩连。闻有泠泠声,不见淙石泉。古柏翠蒙络,时有枯藤缠。远峰缀丛枝,那辨枫杉楩。披跻历万景,精蓝出云间。风幡演妙偈,空乐诸天传。旋礼满月相,使我尘虑蠲。潭底老龙睡,有泉坠潨然。忽欲呼起之,使雨东西阡。其柘亦已枯,横陈庑西偏。万木何非柘,孙枝轇曲卷。阇黎语荒唐,颇熟公案禅。对客称古迹,木几高架砖。云有元公主,礼佛足所穿。佛几曾度彼,与我何有焉。稍坐白板阁,众美一揽全。嵁岩莫遁隐,坻屿相郁盘。回寻旧来路,似在图中看。旷怀既詄荡,乐志都忘筌。昨夏憩来青,不作弹指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0967c681128fe58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