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禽言五首,并叙·其三》
《五禽言五首,并叙·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去年不熟,挟弹规我肉。

今年上场处处有残粟。

丰年无象何处寻,听取林间快活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熟(bù shú)的意思:不熟意指不熟悉或不熟练。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快活(kuài huó)的意思:快乐愉快,心情舒畅。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上场(shàng chǎ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进入舞台或赛场,开始参与表演或比赛。也可指某人或某物出现在某个场所或某个环境中。

听取(tīng qǔ)的意思:仔细倾听并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无象(wú xiàng)的意思:没有形象,没有模样。形容事物没有明确的形状或形态。

注释
去年:指过去的一年。
麦不熟:麦子没有丰收。
挟弹:拿着弹弓。
规:这里是动词,意为瞄准。
我肉:比喻我成为他们的目标。
今年:指今年。
麦上场:麦子收割完毕。
残粟:剩余的谷物。
丰年:丰收的年景。
无象:看不见的迹象。
何处寻:在哪里寻找。
快活吟:欢快的歌声。
翻译
去年的麦子没有丰收,有人拿弹弓瞄准我,好像我是他们的食物。
今年麦子收割时,田里到处都有剩余的谷物。
丰收的景象无处可觅,只有在树林中听到欢快的歌声才感到安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采用了白话文体,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去年麦不熟,挟弹规我肉。”这一句通过对比去年的麦子未能成熟,并用“挟弹规”来形容作者自己的身体状况,表达了对个人身心健康的关切。这里的“挟弹规”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描写,它不仅形象地展示了一种生活状态,同时也隐含着一种悲哀的情绪。

“今年麦上场,处处有残粟。”这一句则转换了视角,从个人的身体状况到自然界的丰收景象。这里的“今年麦上场”表明了大自然的轮回和季节更迭,而“处处有残粟”则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反映了一种对于现实世界中的不完美与残缺的接受态度。

“丰年无象何处寻,听取林间快活吟。”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哲理性的思考。这里的“丰年无象”表达了一种对物质富饶背后真实价值的追问,而“何处寻”则表现出一种对于精神寄托和内心平静的探索。最后,“听取林间快活吟”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体现,通过聆听自然界的声音来获得心灵的慰藉。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纷争,追求内在平和与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广州歌送罗参议

丽哉遐乎广之为州兮,辟炎区奥雄跨乎南陲。

天作五岭奠玄武,排空下走何崔嵬。

拓邦几千祀,浩荡人文开。

秦还汉往不复识,但见古城苍苍生绿莱。

上则盘冈曲丘龙蛇虎蹲,其下膏场绣浍晻暧而渟洄。

水银丹沙布平地,珍错奚翅犀与瑰。

夷舲贾舶竞追逐,白首浩淼谁曾回。

土产之异尚如此,何况四民者挺然参三才。

君今绾牒向南去,清风吹袂心悠哉。

峥嵘五羊城侧有千尺台,曩昔闻君坐其上醉睨沧溟如一杯。

是时榕蹊雨初霁,茉莉霜成堆。

君尝梦游而神适兮,岂知七载还复来。

男儿成名贵及早,英雄多少埋尘埃。

羡君青鬓结明主,出参方岳声如雷。

金章紫绶不可以幸致,如君者谓非历块之龙媒。

罗浮三千六百丈,矹律倚穷隈。

巨鳌戴之与波下上,三十五莲峰照耀云中辉。

群仙跨飞龙,流影乱岩霏。

我欲从之叹无术,送君翘首空徘徊。

(0)

张飞庙

威名垂万古,勇力冠当时。

义释巴东守,身倾帐下儿。

荒祠临涧壑,高树拥旌旗。

回首三分国,何人赋黍离。

(0)

六月二十二日大暑坐墙西槐树下有作

门外炎光炽,墙西一径开。

残阳馀古瓦,凉吹发高槐。

鸟与人俱乐,诗随景自来。

无因堪破寂,童子进冰梅。

(0)

君谦又和复答

子才五色石,补天曾以此。

馀才散为诗,或突或如砥。

今赋千人坐,秀句尚红紫。

谁谓丈人丑,贵有幼妇美。

一篇似难又,连篇不觉几。

谓即事深刻,打拓满城市。

先时漫无文,增重信伊始。

我如呼风鸱,悲鸣自堪耻。

子如希有鸟,九万借风喜。

上掣层霄云,下掠沧溟水。馀力播此石,久静当■起。

点头有公案,悟诗与禅比。

不然只冥顽,一石而已矣。

我言子无答,一言而已耳。

尚容答千人,琅玕杂然倚。

还招旧时月,总照新象里。

我复就盘陀,箕踞脱双履。

咏言证千人,使石无妄拟。

(0)

戏赠馆宾

迟迟岁将暮,戚戚怀故里。

馆中饥鼠多,旅食驴儿尾。

垂德于不报,世间宁有此。

行李无一钱,还家对妻子。

(0)

御赐武当山榔梅

仙果遥从福地来,宝函初向御筵开。

捧盘中贵传宣赐,当殿群臣拜舞回。

身对天颜沾雨露,袖携香气出蓬莱。

金穰永协丰年瑞,万岁千秋贡玉台。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