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澎湖杂咏·其三》
《澎湖杂咏·其三》全文
清 / 陈廷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偃草吹花臭味同,从来未识鲤鱼风。

炉烟忽变薰莸气,疑是龙涎落鼎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臭味(chòu wèi)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投合,彼此有共同的利益、爱好或喜好。

吹花(chuī huā)的意思:指吹走花朵,比喻一切都毁灭殆尽。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鲤鱼(lǐ yú)的意思:比喻人通过努力和机遇,成功地突破障碍,达到更高的境界。

龙涎(lóng xián)的意思:指真龙口中的涎,比喻珍贵、稀有的东西。

炉烟(lú yān)的意思:指炉灶上冒出的烟,比喻有功无名或者功劳被埋没。

薰莸(xūn yóu)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默默无闻,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

偃草(yǎn cǎo)的意思:指隐藏身份,保持低调,不引起注意。

鲤鱼风(lǐ yú fēng)的意思:指鲤鱼在水中游动时,身体摆动的样子。比喻文字或书法笔画的行云流水般的流畅和优美。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独特的感受。首句“偃草吹花臭味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偃草(倒伏的草)与吹花(被风吹动的花)的景象并置,暗示了自然界中看似对立的事物其实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或相似之处,这种联系或许是一种无形的“臭味”,在这里,臭味并非贬义,而是指一种独特而难以言喻的气息。

次句“从来未识鲤鱼风”则引入了一种想象中的风,名为“鲤鱼风”。鲤鱼风,本是诗人虚构的概念,却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对自然界中某种特定风向或氛围的想象,这种风似乎能触动人心,引发深思。

第三句“炉烟忽变薰莸气”转而描述室内之景,通过“炉烟”的变化,暗示了环境氛围的转变。薰与莸,分别代表香草和臭草,这里通过炉烟的转变,展现了从香气到异味的突变,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隐含了人生境遇的多变与复杂。

最后一句“疑是龙涎落鼎中”以龙涎(传说中龙的分泌物,具有奇异香气)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前文所营造的神秘与变化感。龙涎落入鼎中,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更寓意着某种超凡脱俗的力量或灵感的降临,使整个场景充满了奇幻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对变化与不确定性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廷宪
朝代:清

陈廷宪,清嘉庆八年至十年间(1803~1805)任澎湖海防通判。
猜你喜欢

前有一樽酒行寄慰子馥

前有樽酒休叹息,请君展眉听余说。

自古贤豪多坎坷,济清河浊今谁识。

君不见相如涤器临邛道,不遇良时亦潦倒。

祇图一割愧铅刀,敢云朝野知音少。

又不闻,富贵尊荣悲患多,惟有贫贱可无他。

怀忧一国甘一肉,何如陌上耕桑麻。

空持科第称奇才,纵使成名亦可哀。

荆榛得地比松柏,蕙兰不采同蒿莱。

莫言闺中无意气,蓬门投畚惊车骑。

琉璃共酌且高歌,书剑苍茫动天地。

停杯惆怅缄此辞,玉阶凉月萦相思。

儒生得失等閒事,徙倚微吟风雨诗。

(0)

夏日西斋看雨

突作奇声不可测,长风欲使孤松折。

林叶不待西风飞,顿觉南风有秋色。

怒雨忽山外来,跳波击瓦心怀开。

雷驱电助不可息,风声盘走如相催。

暑馀晴雨失调剂,黄尘得雨吹腥气。

竹中新构读书堂,一缕炎风摇不至。

书窗掩卷静无声,电卷雷收雨渐停。

推窗一望净如洗,天光凝碧青山青。

茅檐低接锄花圃,山园风味清如许。

数声啼鸟出新晴,半树斜阳滴残雨。

(0)

岁暮寄仲兄用东坡和子由苦寒见寄韵

雪后北风起,岁暮临新年。

言念客中人,何日方当还。

旅食恐不周,多病凋丰颜。

一月两寄书,一书五六篇。

告我客中事,略有好因缘。

县令与之游,我闻心喜欢。

吾兄本书生,所馀惟青毡。

明哲贵保身,思退慎进前。

出处各有时,请看墀与壖。

乐道毋忧贫,仰不愧于天。

且待春风至,万物同新鲜。

寄以敝狐裘,副以苍玉镮。

翘首望南云,新雁将北旋。

(0)

戊寅九月记异

重阳将近湿云遮,朔雪凄风战齿牙。

半夜画檐敲玉柱,五更庭树散琼花。

高才咏絮知何处,败兴催租定几家。

瘦菊萧疏芳景寂,清香一瓣读《南华》。

(0)

翠渌园

云满楼台水满津,阑干十二碧城春。

隆中风月真名士,林下烟霞彼美人。

卧砌苔碑昏柳是,隔湖花树暝兰因。

辋川傥问王摩诘,金粟如来是后身。

(0)

秦沟粉黛砖砚诗

邹峄野火焚,会稽残字假。

不见秦代碑,犹见秦宫瓦。

萯阳云树暗,兰池烟草萋。

不见秦宫瓦,乃见秦沟泥。

沟泥亦非泥,洗妆渍粉泽。

脂红与黛翠,残香敛魂魄。

祖龙平六国,后宫罗婵娟。

永巷等阴隧,不见卅六年。

清渭涨腻流,远绕骊山路。

此砖何自得,应近骊山树。

建业印模糊,铁厓书妩媚。

何如青陵台,驳落苔花翠。

秦云不可见,秦月犹在空。

寂寂澄心堂,郁郁阿房宫。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