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豫章留诸公二首·其一》
《豫章留诸公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垂杨(chuí yáng)的意思:指柳树垂下的枝叶。比喻形态柔美、姿态优雅。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贵家(guì jiā)的意思:指地位高贵的家族或人家。

家公(jiā gōng)的意思:指家庭中的丈夫或家长。

离别(lí bié)的意思:离别指分别、分离。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下马(xià mǎ)的意思:从马上下来,表示停下行动或放弃权力。

衔杯(xián bēi)的意思:指饮酒时举杯,表示敬酒或祝酒。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典型的古代文人聚会离别的场景。首句“贵家公子玉鞭长”,以“玉鞭”这一细节,凸显了主人公的身份尊贵与出行的奢华,同时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贵族的气息。接着,“下马相逢大道傍”,描述了主人公在宽阔的大道边与他人相遇的情景,这种相遇往往充满了偶然性与戏剧性,预示着即将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日暮衔杯怅离别”,将时间点定格在黄昏时分,此时光线柔和,氛围显得更加伤感。主人公手持酒杯,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惆怅。这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友情、别离的深刻体悟。

最后一句“不堪烟雨折垂杨”,以“烟雨”和“垂杨”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烟雨中的垂杨树,既象征着自然界的柔美与脆弱,也寓意着人物之间情感的细腻与易逝。这句话不仅是对眼前景象的描绘,更是对离别情绪的深化,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文人聚会离别的典型情境,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知命运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入微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秋夜闻笛有怀

雨过秋堂梦不成,旅人独坐夜凄清。

竹梢露下鹤初警,墙角月明蛩有声。

旧恨每从灯底得,闲情只向笛边生。

谁怜一掬穷途泪,独有陈留阮步兵。

(0)

秋夜闻歌

云停碧落桂飘香,竹肉齐声起后堂。

壮士尊前惊变徵,美人帐下怨清商。

绕梁何处传新谱,擪笛谁家傍短墙?

流落江南老词客,还思天上咏《霓裳》。

(0)

登建陵

鼓棹辞西粤,开帆趁北风。

水声飞弩下,山势斗鸡雄。

雨歇秦关外,秋深蜀道中。

稻粱谋故拙,吾愧信天翁。

(0)

题杜文贞公小像

长乐坡前白讥甫,太瘦生缘作诗苦。

我闻斯言不谓然,是亦群儿谤伤语。

三人各瘦公有云,诸弟岂尽能诗人。

《唐书·文苑传》可考,丧乱饥饿丛公身。

自公莅官天宝季,渔阳鼓瞽势何炽!

陷贼归来惊所亲,老瘦当知从此始。

乾坤疮痍劳至尊,苍茫家室空柴门。

三年奔走益潦倒,一身皮骨嗟空存。

我读公诗见大略,浩气纵横非束缚。

况闻下笔如有神,豪吟安得身如削。

披图恍遇山泽癯,聊存诗案明其诬。

闻说李侯亦憔悴,千首敏捷终何如。

(0)

病中杂诗·其二

吾爱陆渭南,一生常善病。

谓非酒色来,虽病元气正。

双眼涩如棘,支颐犹高咏。

省事兼寡言,能使心无竞。

病亦不迎医,书卷养性命。

(0)

过褚渔黄山居

数峰深曲径,返朴遂栖迟。

虚室云为牖,成邻鹤在枝。

漱甘临涧石,遁迹称茅茨。

客至青精饭,长镵共采芝。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