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范雎》
《范雎》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范雎相秦倾九州一言立断齐头

世间祸故不可忽,箦中死尸能报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àn
sòng / wángānshí

fànxiāngqínqīngjiǔzhōuyánduànwèitóu

shìjiānhuòzhōngshīnéngbàochó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雠(bào chóu)的意思:指报仇雪恨。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立断(lì duàn)的意思:指行动果断,不犹豫,迅速做出决定。

齐头(qí tóu)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同一水平或同一状态。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一言(yī yán)的意思:一句话,一番话,一番言论

注释
范雎:指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范雎,原名孙叔敖,因计谋得秦国重用。
秦:战国时期的秦国,后来统一六国的强大国家。
倾九州:形容范雎的影响力极大,能影响整个天下。
一言立断:一句话就能决定事情的结局。
魏齐:战国时期魏国的大臣,与范雎有恩怨。
祸故:灾难或不幸的事情。
忽:忽视,不重视。
箦中死尸:指在棺材中的死者,象征着冤魂。
报雠:报仇雪恨。
翻译
范雎在秦国担任丞相,影响力巨大,一句话就能决定魏国齐国的命运。
世间的灾祸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即使在棺材中的死者也能寻求复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对历史人物范雎的赞誉。诗中“范雎相秦倾九州”一句,指的是战国末年的著名谋士范雎辅佐秦昭王期间,通过巧妙的外交策略,使得秦国在短时间内并吞了多个诸侯国,从而确立了秦国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一言立断魏齐头"则是形容范雎决策果敢,一句话就能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甚至可以影响到其他国家(如魏、齐)的命运。

接下来的“世间祸故不可忽”表达了历史上的恩怨不能轻视,它们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箦中死尸能报雠”则是说即便是被囚禁的人,尸身之上也能够昭示天下,以此来报复旧日的仇敌。

整首诗通过赞美范雎的智谋和果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英明决策的敬仰,以及对于历史恩怨不容忽视的深刻认识。王安石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对历史智慧的理解和尊重。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双清士诗

有美双清客,齐名浙省郎。

两凫相上下,联璧有辉光。

粉署朝同砚,邮亭夜对床。

凉风凤池上,羽翮惜分翔。

(0)

送大彰徐博士还钱塘以客路青山外五字为韵赋诗五首·其四

流水出山外,固不如在山。

孤云度天际,眇眇何时还。

伊余岩下客,于今乃尘寰。

逢君一长啸,人生有谁閒。

(0)

耕乐轩

耕田良苦辛,所乐果何事。

百年安吾生,食力非役志。

衡门无轩车,榆柳荫閒地。

遥遥草庐人,回首空长喟。

(0)

寓兴

水草冬不死,岂为寒所侵。

岩松风力劲,岁暮青满林。

念彼苦节士,艰难持素心。

虽存太古操,惜哉无知音。

守中固有道,庶为君子钦。

(0)

从军行·其一

明月照孤营,萧条数声角。

开门天宇高,仰见妖星落。

抚髀一慨慷,龙泉立鸣跃。

(0)

送胡志高赴汉中兼柬方希直·其一

趣装何处去,驱车赴汉中。

欣然游大郡,况复依方公。

问学日盗博,道德日益隆。

丈夫志远大,那肯局樊笼。

他年居馆阁,步武接夔龙。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