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宁有高台,台名吴宁建。
桃柳数十株,荫密新栽遍。
花落閒扑窗,絮飞徐沾砚。
旅子知昼长,抛卷神初倦。
山翠压城高,岭石补云断。
《登吴宁台柬梓材台在东阳县廨后园》【清·许传霈】吴宁有高台,台名吴宁建。南唐迄有明,累朝勤葺缮。我居台之西,楼阁列灿烂。倒影入池塘,波平揩匹练。桃柳数十株,荫密新栽遍。花落閒扑窗,絮飞徐沾砚。旅子知昼长,抛卷神初倦。邀客登斯楼,风光来面面。层磴架岧峣,危槛复盘旋。山翠压城高,岭石补云断。春色明媚时,一时经百变。田野扇和风,耒耜集芳甸。遗爱在此间,古今人如见。况移孝作忠,盛名犹炳焕。以此教斯民,斯民饥渴愿。须臾起晚炊,郭外斜阳半。驱犊归家家,柴门蒸麦饭。相聚话使君,农欢妇无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1167c682a09e0e8414.html
百变(bǎi b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炳焕(bǐng huàn)的意思:形容光彩耀眼、光芒四射。
灿烂(càn làn)的意思:形容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样子。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此间(cǐ jiān)的意思:指现在、目前、此时此地。
倒影(dào yǐng)的意思:指事物在光线的照射下,通过反射在水面、镜子等物体上形成的影像。
芳甸(fāng diàn)的意思:指花香四溢、草木葱茏的美好田园景象,比喻环境优美、生机勃勃的乐土。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和风(hé fēng)的意思:指温和、和善的风格或氛围。
饥渴(jī kě)的意思:形容渴望、迫切希望得到某种东西。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累朝(lèi cháo)的意思:连续多年
耒耜(lěi sì)的意思:指农耕工具,比喻艰辛劳作。
楼阁(lóu gé)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物,也比喻高层次、高档次的文化事业。
麦饭(mài fàn)的意思:指靠自己努力工作赚取生活费用。
面面(miàn m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全面、各个方面都有。
明媚(míng mèi)的意思:形容阳光明亮、天气晴朗,景色美好。
南唐(nán táng)的意思:指南方的唐朝,泛指南方的大国。
盘旋(pán xuán)的意思:形容物体或鸟飞行时不断盘旋上升或绕圈移动。
匹练(pǐ liàn)的意思:形容两人或两件事物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没有一方能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
葺缮(qì shàn)的意思:修理、整饬
扇和(shàn hé)的意思:扇和是一个表示调和、协调的成语,形容人能够妥善处理矛盾、化解纷争,使双方和解。
山翠(shān cuì)的意思:形容山上的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盛名(shèng míng)的意思:指声誉显赫、名声远播的美好名誉。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田野(tián yě)的意思:指农田、农村。也可用来比喻广阔的领域或广阔的心胸。
危槛(wēi kǎn)的意思:指危险的边缘或关键时刻。
相聚(xiāng jù)的意思:相聚指人们相互聚集在一起,共同享受相处的时光。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遗爱(yí ài)的意思:指因为爱而留下的情感、关怀或财物。
以此(yǐ cǐ)的意思:以此意为根据这个,以这个为依据。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有明(yǒu míng)的意思:有明指的是有能力、有才智、有见识,能够看清事物的真相。
作忠(zuò zhōng)的意思:忠诚、忠心耿耿
移孝作忠(yí xiào zuò zhōng)的意思:指为了忠诚于国家或社会,放弃孝顺父母的行为。
此诗描绘了吴宁台的壮丽景色与浓厚的人文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台前池塘的清澈、桃柳的繁茂、花絮的轻盈以及旅人的悠闲。登高望远,山色与城市相映成趣,春色变换中,田野的和风与农人的劳作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诗中还蕴含了以孝为忠的教化思想,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与敬仰。
诗中“吴宁有高台,台名吴宁建”开篇点题,引出吴宁台的历史背景。“南唐迄有明,累朝勤葺缮”则强调了这座台历经多个朝代的修缮与维护,体现了其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我居台之西,楼阁列灿烂”描绘了诗人所处的位置,以及周围建筑的辉煌。“倒影入池塘,波平揩匹练”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水面上的倒影之美。“桃柳数十株,荫密新栽遍”则赞美了树木的生机勃勃。“花落闲扑窗,絮飞徐沾砚”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增添了诗的意境。
“旅子知昼长,抛卷神初倦”表现了旅人在宁静环境中的放松与享受。“邀客登斯楼,风光来面面”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之乐。“层磴架岧峣,危槛复盘旋”描绘了登台过程的艰难与壮观。“山翠压城高,岭石补云断”展示了山川之美与云雾的变幻。
“春色明媚时,一时经百变”总结了春天的多变与美丽。“田野扇和风,耒耜集芳甸”描绘了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希望。“遗爱在此间,古今人如见”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况移孝作忠,盛名犹炳焕”则提出了以孝为忠的教化思想。“以此教斯民,斯民饥渴愿”表达了对民众的关怀与期望。
最后,“须臾起晚炊,郭外斜阳半”描绘了日暮时分的景象,“驱犊归家家,柴门蒸麦饭”展现了农人生活的简朴与满足,“相聚话使君,农欢妇无叹”则体现了邻里间的和谐与欢乐。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道德教化,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异哉此瓢,脩吭矬身。弗生爪蔓,生陶家轮。
我疑其中,藏十洲春。昔有列仙,杂于市人。
屋檐悬之,自旦及申。辄入其中,偃仰而卧。
而楼居者,见之胆破。遂从之游,推挤莫可。
挽而同登,相向而坐。如四老人,会商山果。
唯简素公,道貌天容。岂其人欤,出处略同。
道山岿然,弱水之东。何时来归,泠然御风。
而以此瓢,挂之瘦筇。我作妙语,天葩粲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