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怎生躲过。
- 鉴赏
这首《如梦令》由清代诗人张友书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变故时的复杂心情。
“展轴全非故我”,开篇即以“展轴”这一动作引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打开过往记忆或卷轴时,发现一切都已不再是当初的模样,暗示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主题。“全非故我”四字,直接点明了变化之大,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相对浑疑两个”,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感。在面对变化后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时,诗人感到疑惑与不解,仿佛在镜中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人,难以分辨哪个才是真正的自我。这种内心的挣扎与矛盾,生动地刻画了人在面对生命中的重大转折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甚矣叹吾衰,不是寻常摧挫。”诗人感叹自己的衰老与衰败,并非一般的挫折所能比拟。这里的“衰”不仅指身体上的衰老,更包含了精神层面的疲惫与无力感。诗人将个人的衰老与普遍的生命规律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身逐渐失去活力的无奈。
“无那。无那。此事怎生躲过。”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避免的人生变故的无可奈何。无论是衰老还是生活中的种种挫败,都不是能够轻易逃避的。这两句以反复的“无那”(无奈)表达出诗人深陷困境、无法摆脱的痛苦与绝望。
整体而言,《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我认知等主题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面对人生变故时的复杂情感体验。这首词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而深沉,是清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师川偶行
伊昔袁陟居,只今徐郎宅。
少作与渠双,老气想君只。
兹理亦何有,订之在今昔。
吾庐城北头,捷径实咫尺。
欻思论五字,聊复访三益。
高寻风雅源,洞入屈宋域。
波澜到苏李,光焰及元白。
自来磊落人,闻见资博极。
灵岩行
山回路疑绝,林深秘岩扃。
凿翠出金碧,开轩列云屏。
希有昔成道,久矣斯岩灵。
法定卧苍壁,白日穿空明。
令威指泉窦,一凿秋寒澄。
定水供万众,不缩亦不盈。
如公禅宗秀,于世本无营。
聊为出山云,乘风无纵横。
坐令多宝藏,百神转雷霆。
夜月啸彫虎,玉匣开晶荧。
笑指八解池,外流中不倾。
何必空山雷,始悟物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