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怅惜(chàng xī)的意思:形容因失去或错过而感到遗憾和惋惜。
醇醪(chún láo)的意思:
味厚的美酒。《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乃悉以其装齎置二石醇醪。” 唐 高适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簷前举醇醪,灶下烹隻鸡。” 明 张煌言 《赠徐闇公年丈》诗之三:“明月开尊皆胜侣,春风入座似醇醪。” 王西彦 《乡下朋友》:“他喝了一口,觉得酒的确是醇醪好酒,浓香蜜口。”
付与(fù yǔ)的意思:将某种权力、责任、任务等交给他人。
归心(guī xīn)的意思:指思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乞归(qǐ guī)的意思:乞求回归的意愿。
前头(qián tou)的意思:表示位置或时间上在前面,也可用来表示优先或领先。
千骑(qiān jì)的意思:指千人骑马的队伍,也用来形容人数众多的队伍。
身重(shēn zhòng)的意思:指人的身体沉重或负担沉重。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松菊(sōng jú)的意思:指宽容大度,不计较小事情。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香案(xiāng àn)的意思:形容某个案件或问题非常重要、关键。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 翻译
- 在香案前我主动请求归乡,归乡的心愿先随大雁向西飞去。
这并非因为我看重松菊,而是偶尔借莼鲈之思寄托情怀。
纵情游乐时不必有千军万马簇拥,照亮人的光芒也不必是万颗宝钉环绕。
孩子们惋惜先生的离去,只愿他以醇酒来评判世间的是非。
- 注释
- 香案:供奉神佛或祖先的桌子。
自乞归:主动请求回家。
雁西飞:大雁向西迁徙,象征归乡。
松菊:隐士的象征,表示高洁。
身重:看重自己。
偶托:偶然寄托。
莼鲈:莼菜和鲈鱼,代指故乡。
行乐:纵情享乐。
千骑拥:众多随从簇拥。
万钉围:形容华丽的服饰,这里比喻光芒。
儿曹:孩子们。
怅惜:惋惜。
先生:对长者的尊称。
醇醪:美酒。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日里对归乡的渴望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香案前头自乞归"表现了诗人在飘香的案前,心向往着想要归去的情怀,这种情感如同初冬时节雁过南冥,自然而然地飞向远方,象征着诗人的归意早已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生。
"岂关松菊吾身重"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坚守高洁品格不为世俗所动摇的自信。松和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坚贞和高洁,诗人以此比喻自己的节操,不因外界的诱惑而轻易改变。
"偶托莼鲈此意微"中的“莼鲈”是古代名贵之物,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虽有高洁之志,但并不张扬,而是隐藏在平凡中,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行乐不妨千骑拥,照人何必万钉围"则写出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看法。他认为,快乐并非需要豪华的仪仗或是严密的防护,只要内心自在,便能享受简单而纯粹的喜悦。
最后两句"儿曹怅惜先生笑,付与醇醪定是非"中,“先生”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尊敬的前辈或朋友。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先贤之言的珍视和怀念,以及对于世事是非的淡然态度。这里的“醇醪”象征着深厚而纯粹的情感,“定是非”则显示出诗人对于世间纷扰能保持明辨是非的智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坚守节操以及对生活乐观豁达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忆金山寺兼示阇黎诸上人
兹山自开辟,突作中流柱。
静居元气间,苍茫混太宇。
奇秀天所钟,迥立照万古。
根深接地轴,永依造物主。
石穴藏蛟龙,山灵势长俯。
绮霞几明灭,白涛任吞吐。逦?乱渔蓑,霏微正烟雨。
清若顾凯画,阴晴皆可睹。
祇园绝尘氛,法界自风土。
天晓浮图出,梵声杂钟鼓。
老衲饲饥鼋,况复鸟雀聚。
慈悲西来心,吾亦本初祖。
顿悟能为诗,三昧超徐庾。
探胜尽南北,衰病何闭户。
壮心赋两都,乘流荡双橹。
佳人有所思,采芳新林浦。
还期蒋山兴,宁虚梦天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