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绢云边月,移光照疏棂。
不铸考父鼎,乃勒燕山铭。
碧水(bì shuǐ)的意思:指清澈透明的水,也用于形容美丽的水景。
苍天(cā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无法改变或无法预料的事物。
篝灯(gōu dēng)的意思:篝灯是指在夜晚点燃的篝火或灯火。在成语中,篝灯比喻辛勤努力的工作,也指夜以继日地学习。
光照(guāng zh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也比喻明亮、光明。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恍然(huǎng rán)的意思:形容突然明白或醒悟。
几案(jī àn)的意思:几案指的是摆放书籍或文房四宝的案几,比喻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
冥冥(míng míng)的意思:意味深长、神秘莫测
缥帙(piǎo zhì)的意思:形容物体轻盈飘逸、纤细如丝的样子。
善恶(shàn è)的意思:指善良和邪恶,道德善恶的区分。
山铭(shān m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或人的名声远播,声誉卓著。
天正(tiān zhèng)的意思:指天空明朗,天气晴好的样子。也形容事物的正直、正派。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燕山(yān shān)的意思:指山脉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雄伟。
移光(yí guāng)的意思:移动光源,指转移注意力或改变视角。
圆灵(yuán líng)的意思:形容心灵善良、智慧聪慧。
正冥(z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心地正直、纯洁,没有丝毫的私心和杂念。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坐中(zuò zhōng)的意思:指在一群人中间占据中心位置或处于主导地位。
燕山铭(yān shān míng)的意思:指被铭记在燕山之上的事迹或名言。
这首明代诗人蒋主孝的《读书》描绘了夜晚静谧的读书场景。首句“夕阳下山暝”展现了傍晚时分天色渐暗的景象,为后续的室内活动营造了氛围。诗人点燃篝灯,“篝灯坐中庭”,独自在庭院中阅读,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专注。
“缥帙乱几案”描述书卷散乱地放置在几案上,显示出读书人的忙碌和对知识的热爱。“寒茫射奎星”则运用了天文意象,借奎星(二十八宿之一)的光芒象征智慧之光,照亮了读书人的内心世界。
“绢绢云边月,移光照疏棂”描绘了月亮透过云层,洒在稀疏的窗棂上的画面,增添了诗意的意境。诗人仿佛沉浸在书中,感到一种超然的满足,“恍然若自得”,仿佛在碧水中看到了人生的圆润与智慧。
最后四句,诗人反思读书的意义,“善恶何所召,持鉴以照形”,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自我反省和道德修养的工具。他没有选择去铸造象征贤能的考父鼎,而是选择铭记教训,如同刻写燕山铭,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结尾处,“呜呼彼何人,苍天正冥冥”,诗人发出感叹,暗示在这个广阔无垠的宇宙中,个人的追求和选择显得微不足道,但依然要坚守信念,面对苍茫天地,展现出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
韦玄方继相,荀爽复齐名。
在贵兼天爵,能贤出世卿。
学闻金马诏,神见玉人清。
藏壑今如此,为山遂不成。
相如只谢病,子敬忽云亡。
岂悟瑶台雪,分雕玉树行。
清规留草议,故事在封章。
本谓山公启,而今殁始扬。
返葬长安陌,秋风箫鼓悲。
奈何相送者,不是平生时。
寒影催年急,哀歌助晚迟。
宁知建旟罢,丹旐向京师。
忆昨闻佳境,驾言寻昔蹊。
非惟初物变,亦与旧游暌。
幽渚为君说,清晨即我携。
途深独睥睨,历险共攀跻。
林笋苞青箨,津杨委绿荑。
荷香初出浦,草色复缘堤。
乐处将鸥狎,谭端用马齐。
且言临海郡,兼话武陵溪。
异壤风烟绝,空山岩径迷。
如何际朝野,从此待金闺。
山城本孤峻,凭高结层轩。
江气偏宜早,林英粲已繁。
馀滋含宿霁,众妍在朝暾。
拂衣释簿领,伏槛遗纷喧。
深俯东溪澳,远延南山樊。
归云纳前岭,去鸟投遥村。
目尽有馀意,心恻不可谖。
朅来彭蠡泽,载经敷浅原。
春及但生思,时哉无与言。
不才叨过举,唯力酬明恩。
美化犹寂蔑,迅节徒飞奔。
虽无成立效,庶以去思论。
行复徇孤迹,亦云吾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