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虞杂取米盐琐事,成二十四诗,余读而悲之,勉答其半,韵既不次,语复不伦。亦犹杜陵野老同元使君春陵行,非敢云属和也·其十一鱼》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佛(chéng fó)的意思:指修行者通过修炼,最终达到成为佛陀的境地。
感时(gǎn shí)的意思: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抓住时机,适应时代的要求。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嘉蔬(jiā shū)的意思:指美味可口的蔬菜,也用来形容人的美德或才能。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埋没(mái mò)的意思:埋没意味着被掩埋、被忽视、被遗忘或被埋藏。指人才、事物等被埋没在大众之中,没有被充分发挥或被重视。
清晨(qīng chén)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刻。
狮子(shī zi)的意思:指声音洪亮,威武震撼的吼叫声。
问端(wèn duān)的意思: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寻求事情的真相或根源。
园官(yuá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拿着薪水却不履行职责,只在园林里游玩、消遣而不干实事。
- 鉴赏
此诗《臣虞杂取米盐琐事》其十一,作者黄毓祺,清代诗人。诗中以“埋没嘉蔬古所叹”开篇,感叹美好蔬菜被埋没的遗憾,引出清晨还能得到官府供给的蔬菜这一事实。接着,“感时借问端狮子”,借狮子之事表达对时局的感慨,狮子本为素食动物,却为何要问其是否能吃肉,暗喻在艰难时世中,人们对于生存的无奈与挣扎。最后,“成佛何如吃菜难”,将成佛的修行之路与吃素的困难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黄毓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命运的抗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